时尚主编撞上直男审美(8)

“鲍勃”并非是他真正的名字。但他想时尚界里总有不少个“鲍勃”,就像理发店里总有无数个“托尼”,所以他开始使用这个名字。

而他选择这个名字也正是一个宣告:告别过去的人生,来到梦想中的时尚界。

这很困难,他想。一个没有成绩、却有年纪的不知名设计师在这座城市里仿佛蚂蚁群中的工蚁,能得到的机会寥寥无几,甚至还不如一个便利店的收银员。

他向《vogue》的时尚基金投过简历,却收到了“不符合要求”的回复,其他的时尚比赛,他亦一一铩羽而归。人们反复告诉他:时尚界是商业的产物,纯粹的艺术无法在此生存。要么改变你的风格,要么改变你的行业。

这时有人便用开玩笑的语气道:为什么不来我们杂志试试呢?我们也有一样的基金会。

“可你们太年轻……”他有些迟疑,“你们的风格也……”更偏向于时尚的娱乐性,而非时尚的专业性。

“可你知道我们主编自身的鉴赏能力。而且你也没有别的选择了,不是吗?”

于是他告诉自己,就一次,再最后尝试一次。

友人笑着对他说:“但不管怎样,和他见面时一定要夸夸他的草好吗?”

鲍勃:“……”

他不是很理解这一句话,直到他带着自己的设计图,在前面同样为此而来的年轻人沮丧的表情里,紧张地走进了格莱尼斯的办公室。

“所以你想要成为高定系列的设计师?”格莱尼斯用很快的速度看过他的设计图。

只有在这样近的距离下,鲍勃才真正意识到,和大部分流出的秀场图和街拍照里一样,这是个拥有惊人美貌的男人,皮肤光洁几乎看不到毛孔,五官精致而脸小得惊人,身材也超过平均水准,仿佛“伟岸”“俊美”一类的词正是为他而生的。但这依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也是个典型的“时尚杂志主编”——表情冷淡、语气也少有起伏,并且厌烦向他人解释。

“不、不……”他的手心里都是汗,发现就算在面对安娜·温特时都能忍下慌张大谈创作理念的自己,在这个人面前却总被对方的气势压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至少安娜还会在他讲述的时候做出一点回应。

在结巴了好几秒后,他在裤子边上擦了擦手,声音变得没有底气,“我只是希望、希望能在我喜欢的行业里养活自己……并且不要改变我的风格。”他指了指自己的手稿,“这么多年来我对时尚的核心理解都没有变过。我想要把爱好变成我的工作,但我也不希望为了进入这个行业而改变我的坚持。”他变得绝望,感觉到自己说了一大段必然要被否决的“新人傲气”。

格莱尼斯放下手稿,自他进入办公室以来抬眸看了他第一眼,蓝色的眼睛显得十分冷淡,“所以你觉得纯粹的艺术对于你的时尚是必须的。”

“是、是的。”他已经不抱有希望了。这基本是他被拒绝了成千上百次的最主要理由。可他还是说不出来“我愿意会按商业需求改变我的作品”。

“不。”于是格莱尼斯也说,“我理解你的坚持。但,不。”

鲍勃有一种意料之中的尘埃落定,苦笑了笑,“好的。”他拿回自己的设计稿,有些自暴自弃的意思,“我想这也是……理所当然。”他已经开始考虑接下来要去什么超市,或是什么工厂应聘了。

他看到了摆在格莱尼斯手边的水晶花盆,突然想到了那位友人的话。他再次意识到了这次见面自己的慌张和失败,但现在一切也没有意义了。他不带任何恭维意义的,语气平常地开了个玩笑——鉴于这有可能会成为他和格莱尼斯的最后一次见面,“您的植物看起来比现在的不少模特姿态更好。”这绝对发自真心。鲍勃从未见过这样光是静静地待在盆子里,都显得比寻常植物更有生机的草——像是下一秒它就会忍不住爬出来似的。

格莱尼斯首次放下了一点冷漠,“是的,”他甚至带着几分温和来赞同,“他很有天赋。”

在他就要离开那扇玻璃门以前,他听见身后的格莱尼斯用一种平静的语气问道:“你只想要坚持自己风格的同时,能够养活自己对吗?”

“是的。”他有些不解地回头。

“而你也不在乎为了什么而设计、或者进入什么样的时尚大牌?”

鲍勃无奈地耸了耸肩,“即使我想,也不会有机会吧。”

“嗯。”格莱尼斯冷淡地应了声,可在鲍勃露出苦笑以前,他却抬起了头,“你拥有天赋,但你现在还不适合时尚界。”

“你需要成长。”格莱尼斯的话语听着就有些傲慢,但却并不让人感到厌恶,仿佛他天生就该如此说话似的,“而在此之前,你可以欢呼了,我将提供给你这份好运。”

“为我工作。”他说的正是事实:这座城市有无数得不到机会的设计师会为这份好运激动到发疯,“而报酬将远远不止‘养活自己’。”

鲍勃感到自己的心脏疯狂地跳动起来,而进来后变得冰冷的手脚中也开始涌上炙热的血液。他用一种无法掩饰的欣喜语气问道:“我真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要做什么?为您设计礼服吗?”

“不。”格莱尼斯的声音听起来依然严肃,“为我的草。”

鲍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