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红装少女祝九真

英吉利火药的制造方法比明国这边先进了很多,威力也大了很多。

李应元从来不怕花钱,就让陶安帮忙顾来最好的鞭炮工匠,等人来了一问,对方世代造鞭炮,对火药生产很熟悉,甚至连官府严禁的火炮等军用火药也会制作。

两个人便一起商量好生产的工序、火药的配方等,再想想怎么保证安全等,就开始动起手来。

李应元想生产的火药量不多,按照英吉利人的说法,只是用实验室方法生产少量的火药,也就不需要什么笨重的机械,一切从简。

硫磺的提纯本来很麻烦,但李应元无意在此多费时间,就直接买了数百斤硫磺,从中手工挑选最纯的,轻松就解决问题。硝石和炭,自然也是用最好的。

然后把原料用手工细细研磨,不用牛推磨,这样保证原料磨得更细。

至于配方,明国的火药硝硫炭之比为百分之八十、十、十,而英国的火枪火药硝硫炭之比为百分之七十五、十、十五,李应元自然更倾向于英吉利的配方。

接下来的工作就更简单,反正有钱,买点鸡蛋,用蛋清等制作成颗粒火药后阴干,这流程非常简单,但限于神兽和谐的问题,就不细说了。

制作完后,火药威力比明国这边的火药强很多,比起英吉利火药也相差无几,只是在防潮和长久存放等储藏性能上差了一些,不过李应元也没想过把这些火药长久存放。

有关铅丸的制造,就算李应元不说,明国的铁匠也有千百种方法做出指定规格的铅丸来。

李应元对英吉利人的手榴弹印象深刻,而且这东西仿制起来可比火枪简单多了,也顺手让铁匠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出几百个来。

到了最后,试验火药的威力,计算出跟铅丸的配比来,对于这些,那位鞭炮工匠却比李应元还要熟悉几倍,很快就帮他做出来。

明国这边用火药,只是在小桶里散放,还需要射手自己在打仗时根据经验提取,然后放到火铳里,自然多了好多麻烦,远不如英吉利人直接用纸包好定量火药后统一发放给士兵省事儿。

这种纸张本来也要特制,以便在发射子弹的时候也都一起从枪管射出去,外面还要包层油脂,免得被雨淋湿,但李应元此时也不愿意追求细节,只是用上好的桑皮纸了事,反正也不追求这些村民打出真正士兵的水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