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元心满意足地回去,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本来这么长时间都在定海孤军奋战,身边没有一个能吐露心声的,从陈长生到谢普德,都是需要极力防范的对象。
此时,终于见到自己的师兄,又知道对方身怀高深武功,一下子觉得有了靠山,做什么事情心里都有底了。
在过后的几天里,与海家的人一起办买卖医馆的手续,找医馆所在地的里长和乡老们做担保人,再找个牙行的人办手续,钱哗哗地花出去,总算是把医馆都接下来了。
还好这件事情本来就不难,加上那些官面上的人多少知道李应元现在是英吉利人跟前的红人,没有一个刁难的。
李应元还跟谢普德说了自己买下海大富医馆的事情,要在医馆收拾东西,可能要多请假。
谢普德对这些倒是无可无不可的,只是叮嘱他现在定海不平静,白天在医馆待着可以,但晚上必须要回到衙门,李应元自然也是满口答应。
有了医馆作掩护,李应元就有了些自己支配的空间,可以撰写平英策,顺带着炼制些丹药。
所谓平英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英吉利人在定海的兵力分布图,包括陆军和海军战船兵力,总之要尽量弄得详细。
第二部分就是相关对策了,上中下三策的利弊都要讲清楚。
以李应元本身的想法而言,觉得大明最应该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同时发展经济。
但他隐隐约约也有些明白,以大明官僚们的德行,恐怕更希望联合扶桑人攻打英吉利人,甚至是联合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等欧洲强国,而不是踏踏实实发展自己的力量。
现在强敌环绕,在宿舍里写这平英策是绝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光是陈长生一个人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知道会搞出什么样的幺蛾子。李应元也只能是在脑子里构思,然后到借着到医馆的机会,再把东西撰写出来。
首先就是一份英吉利军兵力布置图,看起来简单,想把要点都标记出来,又要简洁而一目了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些弄完,就要把十多艘英吉利战舰的吨位、航行速度、载炮数量和射程、威力等都要说明。
李应元突然有些感慨,这平英策正文还没写呢,就要写一大堆英吉利军队各种武器的百科全书,只是以自己对大明官员们的了解,没有这么详尽的资料,他们肯定是两眼一抹黑的,就是拿到资料也看不懂。
这些写完,才是平英策的正文部分。
上中下三策一路写来,竟是洋洋洒洒数千字,量还挺不少。
练过书法的人一般都会好几种字体,觉元虽然是个道士,但文气十足,这方面的造诣精深,连带着李应元也学过不少。
此时就变换字体,务必使得这字体与自己平时的字体不一样。
这却是李应元这段时间培养起来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了,虽然这平英策被英吉利人拿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多做点掩盖总是好的。
到了三天后,李应元等待已久的日子却终于到来。武藏府覆灭后,为了庆祝这次胜利,酬谢英吉利士兵,同时也为了拉拢向英吉利人投靠的依附者们,安德鲁少校一直筹备举办一次拍卖会,让士兵们拍卖一些自己看不上眼的小物品。
攻入武藏府后,私自藏匿财物的英吉利士兵挺不少的,英吉利军队上层对此也算是睁只眼闭只眼,而不是对明人那样完全禁止,此时也让那些士兵把东西拿出来拍卖。
好多东西也就在大明值钱,拿回泰西之地,反而不会有人问津,所以很多士兵都乐意把东西拿出来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