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如隔三秋

竟如寥落的烟花正午的晴天化为沉沉夜色,万事万物暗淡,只留人用虔敬的心,去细品这转瞬即逝的惆怅芳华。

一边把煮沸的水注入青瓷壶中,看着枯绿色的茶叶在灼热的水中慢慢舒展,变出滋润的颜色,满是皱纹的脸上忽然有些抽搐。

退出三步,那人刚觉得安全,可原不过只四五寸来长的一柄剑,突然暴涨了两尺有余,竟还似余势绵绵无有穷尽。那人盯着自己胸膛上跳跃不定的一线,手中的火折子晃得厉害,照得他面目更是可怖。他挥手掷出自己的兵刃。

她一袭白衣,是那么皎洁,那么纯粹,她的肌肤更比白衣还要白,几乎连一点血色都没有,仿佛是九天上的新雪融成的一般。那双眼睛却漆黑如明星,淡淡地扫过,李玄几乎连气都背过去了。

“白墨临此人绝不可小觑。他的剑术虽然低,他凭借的却不是剑术,而是感觉,一种先天的与剑相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却是极少人才会有的。连我都轻视了他。”司徒香香严肃道。

张大了眼睛,惊讶地看到自己的身体在绿光的映照下,几乎变得完全透明,所有骨骼、经络、肌肉全都历历在目。他试着伸展了下手臂,就见那些透明的肌肉、骨骼随着他的动作扭曲、伸展。

一条蛇,一条巨大的双头蛇,每一只头都有上官擎天的腰那么粗,红信闪烁,几乎又两尺长短。它的口中甩流着粘稠的汁液,滴在地牢的岩石上,便嗤嗤响动,烧出一个个的白点来。

足下一条碎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不时隐没在正盛放的迎春花枝下。落瓣掺着黄土,在地上铺了软软厚厚的一层。院中道路和花卉布置极是讲究,正合移步换景之妙。

白墨临随眼看去,便分辨出山茶、玉兰、牡丹、腊梅十多本花木。

那人凭虚而立,他沐浴在月华中,月华似乎已跟他融在一起,他就是月华,月华就是他。诸天月华并不再是从九垓上的明月发出的,而尽归他体。

虽是外面战火连绵,久别重逢的两人却暂时放下了一切过往,就在这水底静静依偎,仿佛所有的时光都已经在身边停止了。

他心中思虑甚少,比较适合研习这等上乘武功。这时按下心中的狂喜,细细翻看这本剑谱,不由顿时被吸引住了。这剑法与先前在水牢中的江湖客教他的剑法竟然隐隐相通,都是激发自身的情绪,融入剑法,从而爆发出超越自身极限的力量。所以这套剑法教的并不是实际的招式,而是运剑的法门。只要法门对了,招式便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如长江大河,玉树楼台,永无穷尽兼且威力浩然,诚为天下第一等的剑法。

焦灼的肌肤在这道碧水的洗涤下,忽然就恢复了原状,就仿佛从来没有过任何损伤一般。只是那痛苦却丝毫未减,继续在他身体内肆虐着。尤其过分的是,他此时的意识要多清醒就有多清醒,简直想晕倒都不可能。

天色,倏然变得黑了起来。

方才还沙沙呀呀响着的风声,骤然剧烈了起来。卷天的枯黄色一变而为深沉的漆黑,将半个天空遮住,然后奔马一般向另一半天空冲去。

哪消得多时,整个天空都是黑漆漆的颜色,郁雷一般的声音响个不停。

司徒香香缓步前行,那真是步步生莲,男弟子们都恨不得身化大地,享受被她踩着的荣幸。

她似乎注意到众人的失态,嘴角浅浅挑起。

转了个转儿,竟踏上了两三尺长的一座小拱桥。小桥束着脉流水,流水蜿蜒,在院子偏右边处,流水汇入个葫芦型的池子,池子里堆石砌山也罢了,竟还在山上尽极机巧地搭了个能勉强坐人的花亭。

这些药灵异无比,半个月后,世宁身上的伤已经痊愈了大半,惟一不能痊愈的,是他的心。所以他的经脉连同内心一齐冰封了起来,伤势虽然好了很多,但仍不能行动。

上官红在白墨临的怀中,发出一声似闷哼又似啜泣的声息,他好一会儿才能看清她的面颊上面赫然有五道指痕。她失色的容颜上,这指痕如刺青烙印,似乎是她血脉根系的昭证,深埋在她肌骨之中,此时终于浮了出来。

这家伙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一只鼻孔横,一只鼻孔斜,一只耳朵向前,一只耳朵向后,整张脸就跟先和了稀泥然后再被踩过一样,丑到了极点。

慢慢走近,月光透过罅隙照在她脸上,她眼中微红,似乎刚刚哭过,每一步挪动,光线都不住变幻,她的表情也明灭闪烁,飘摇不定。她挨着白墨临坐下,突然幽幽地叹了口气。

在被擒以前,上官擎天已按白墨临所授神功护住了心神,目下故作痴傻而暗以神功贯经穴,功力固然现在无法施展,但却并未失去,被封八处穴道,在十日之后,已能冲破而恢复功力。

只见他们折扇轻摇,目光呆滞,口中念念有词,足下跃跃欲试,却是连半句话都说不出来。上官擎天更是连哈喇子都流了下来。就算是少年老成的谢志祥,也不由自主地偷眼看了这女子一眼又一眼。

他的朗笑如同啸吟般地穿梭在林里,到处捕捉着那个雾一样的声音,而那个声音如同丝一般牵连不断地在林中袅娜飘舞。于是,整个林里都充满了奇异的笑声,远远近近地追逐、回响着……

他双手作莲花状,迅捷无伦地在胸前划了个圈。一团蒙眬水汽随着他的手指浮现出来,在通天的光华中,这水汽便如一团照不透的迷雾大明光印一入水汽,便似被雾滴散射消融,不知去向。

他打量了一下这店堂,长不过二十步,柜堂上堆满了一匹匹的绸布,此际都用粗麻布覆着。燃烛的那角台子前,搁着一只高凳,凳上散着绣绷儿和针线等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