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布道天下

六朝仙侠传 庄不缺 5090 字 10个月前

苗疆腹地之中,五仙教禁地山谷下,五只巨大的灵虫仰天嘶吼,接着五道恐怖的气息冲天而起,那气息向着天意劫刀咆哮而去,又在天际幻化成五头灵虫的样子。

这幻化出来的灵虫没有生命也没有躯体,只是一股最为古老和原始的意念,但就是这样五道意念,对那天意劫刀毫不畏惧,竟然张口就向劫刀咬去,而每一口咬下,天意劫刀都被吞噬掉一部分。

“五毒教?”周诚目光落向苗疆方向,突然出现的这五头灵虫让周诚也是大感意外,不过即便周诚如何查探,神念都无法突破五仙教的圣地,在他的感知中只有一个晦涩不明的存在。

五毒教之名周诚也有耳闻,同样他只知道五毒教这个名字,却不知道实际上这是误传,而连周诚都无法看透的存在,说明那位五毒神君道行还在周诚之上。

在道门与佛门之外,还有这样一个高手存在,周诚第一次对五毒教产生了好奇。

“对战天意?我倒想看看,这些年你有了什么手段?”五毒神君头顶悬浮着五足鼎,面具下幽寒的目光饶有兴趣的注视着周诚。

邺城郊外的山中别院,阔别数年之后,王猛又一次回到了这里。

只不过如今这里只有他一人了,王猛坐在案几之前,上面铺着一张画满图案的纸张。

那纸张上的图案看起来十分怪异,像是一张地图,上面错落有致的分布着许多小点,小点下还被王猛标注了一个个地名,而王猛将这些小点相连,看起来又像是一座异常庞大而又玄妙的阵法。

如果有细心之人就会发现,这些小点不多不少正好四百八十四个,而那些地名正好是北国四百八四寺所在之地。

“嗯?”原本全神贯注低着头的王猛突然抬起头来。

在他的感知中,那令他万分厌恶,甚至势如水火的天意劫刀再次出现了。

王猛下意识的拽紧拳头,身体中一个不屈的意志出现,另一个灵魂的气息占据了王猛的身躯。

在天意劫刀之下,几乎所有人都被定住的时候,王猛缓缓的站起身来,而后无数的战车出现在虚空。

这是一种已经没人认识的战车,因为它因一个人的逝去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战车异常庞大,巨大的车轮上是一座包裹着铁皮的车厢,车头做成三角型,由精铁打造,在车头两侧还有两根铜管,可以从铜管中喷射出火焰,而车厢的顶部也有机关可以打开,打开之后则是一架巨大的连弩机车。

这种战车曾经创造了无数的传奇,可惜如今只有一些古籍中偶尔会出现它的名字---武侯车。

当中土神州上无数天意劫刀凝聚的时候,在无尽混沌深处,那座被金色道韵锁链封锁的金山上,佛魔一体的那位胖僧人猛然睁开右眼,那眼中幽暗血红,正是代表着最为恐怖的魔性。

“什么人?竟然引动了我布置的天意,天意灭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位无上之魔的意念疯狂涌动,无尽的神念似乎想要突破封锁,穿越无尽混沌降临中土神州一探究竟。

不过魔念越凶涌,那些自混沌中延伸出来的金色符文锁链捆缚的便越紧,甚至随着魔念的增长,还有更多的锁链从混沌中延伸出来,捆在了胖僧人身上。

“够了!”就在无上之魔挣扎对抗着符文锁链时,胖僧人的左眼猛然睁开,一声低呵之下,无上之魔的意念竟然缓缓退去,左眼也慢慢变得祥和安宁,似乎无上之魔完全消失不见了。

随着无上之魔的消失,那些符文锁链褪去了大半,捆缚在胖道人身上的锁链也退去了一圈,没有先前捆的那么紧了。

“师兄,我感到天道封锁正在减退。”那个坐在菩提树上,一直不曾开口的人忽然睁开双眼说道。

胖僧人低着头,似乎在细细感悟什么,又好像在思考什么。

过了许久之后,金山之上才响起胖僧人有些落寞的声音:“失去了天道封锁,大恐怖将再次降临!”

一句大恐怖之后,胖僧人与菩提树上的人没有再开口,无上之魔也没有再出来。

菩提树上的人却知道,其实那无上之魔并没有什么可怕,虽然他确实无法被杀死,但胖僧人实际上已经用自己的身躯禁锢了无上之魔,这个魔头有时候还有些小动作,但这些与那真正的大恐怖比起来,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了!

会稽内史府灯火通明,整个府邸以最高规格迎接了周诚的到来。

内史府后院,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和唯一的女儿王孟姜都侍立在院中,而书房之中只有周诚和王羲之郗璇夫妇三人。

“明日晚辈会再次联络朝中好友联名上书,请立真人为国师。”王羲之知道周诚到建康就是为国师之位而来,他自然要不遗余力的促成此事。

王羲之本就是最为忠实的道门信徒,这一点可以说天下皆知,不过为何从他这一代起信奉道门,就鲜有人知了。

原本王羲之的名字叫王羲,这也符合魏晋时期还有琅琊王氏取名的特点,不过自从王羲之被周诚所救,他便在姓名之后加了一个之字,甚至他的七个儿子,名字之后都有一个之字。

王羲之练笔之时,也多以之字行书,他甚至已经将之字的变化推演到了二十一种之多。

这其中并非没有原由,皆是因为之这个字,便是道门的一种象征,就如同佛门中的释、慧等字一样。

“不必麻烦了,我想很快就会有人主动上书的,想来不出几日,太后也会正式召见贫道了。”周诚摇了摇头,一脸微笑的说道。

“真人是说大将军?大将军虽然声望正隆,但朝中几大世家却多与大将军不睦,恐怕大将军终究势单力孤!”王羲之以为周诚说的是桓温,东晋门阀世家林立,朝中派系众多,虽然桓温手握大军,但在朝中依然会受到许多压制。

“兰亭文会目的之一,便在于此。那杯延寿灵酒,可不单单只是延寿那么简单,你们夫妇也饮下了灵酒,难道现在还没察觉到吗?”周诚依然一脸笑意的说道。

王羲之与郗璇心中一惊,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一眼,第一个念头以为兰亭文会的灵酒是周诚用来控制天下才俊朝臣的毒酒。

不过当两人看到对方的样子时,这个念头又立刻被否定了,不仅因为王羲之不相信周诚会做这样的事,更因为她看到郗璇身上那明显的变化。

郗璇年纪与王羲之差不多,也已经年近四十了,眼角的皱纹原本比较明显,不过现在郗璇脸上看不到一丝皱纹了,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竟然重返到了十年前的样子。

“夫君,你的白发不见了!”郗璇也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王羲之,原本王羲之两鬓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而此刻那些白发竟然全部转黑,再也看不到一丝白发了。

从会稽返回建康的官道上,还有一辆马车在夜间前行。

马车之中坐着两人,一个是须发皆白的老者,还有一个相貌威严的中年男子。

这二人正是太原王氏的王述和王坦父子,王述现任扬州刺史,是如今太原王氏的话事人。王坦倒没有什么显赫官职,只领了一个散骑常侍的闲官,不过王坦才名卓著,在世人眼中,未来他迟早是要做那宰辅的人。

“父亲,要不要停下来休息片刻,我们已经走了好几个时辰了。”王坦向自己的父亲王述询问道。

王述一把年纪,这几个时辰的马车赶路,王坦真担心自己父亲身体受不了。

“无妨,再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回府了,为父还受得了。”王述双眼微闭,他们都是最后饮了灵酒才出来的人,王述心中也好奇,来的时候他可是走走停停,路上歇了好几次才到的兰亭,可这返回的时候,自己丝毫感觉不到疲劳。

“那云台真人说灵酒可以延年益寿,我看可不止那么简单啊!”片刻之后王述再次开口说道,这一次他一只手托起颔下的胡须,撩起车窗上的帘布,借着月色看了起来。

“父亲如此一说,孩儿倒也觉得有些不同寻常,我感觉好像身体更有力量了,就好像回到了几年前,回到了最为年轻鼎盛的时候。”王坦也心中疑惑,原本劳累了几日,可自从喝了那杯灵酒后,疲劳一扫而空不说,反倒越发觉得身体精神了。

“你过来一看便知。”王述的声音再次响起,月光透过车窗,正好照在他的脸色。

王坦下意识的身躯前倾,这一看之下心中震惊不已,因为他看到,自己父亲那已经完全雪白的胡须中,竟然有少半都变成了黑须。

白须生黑,已经行将就木的王述竟然枯木逢春,出现了返老还童之象。

此刻相似的一幕正发生在各处,出现在那些饮下灵酒之人的身上。

兰亭文会结束之后,从第二日开始,一封封署名不同,内容却又极其相似的奏疏,便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了建康皇宫之中,其内容竟然都是请立云台真人为国师的上书。

太后褚蒜子已经许久没有露面了,加上皇帝年幼,这几日来会稽王司马昱已是焦头烂额,原本他还可以将这些奏疏留中不发,可是随着上书的人越来越多,身份地位也越来越高,他已经快要拖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