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第一印象

三国之我为刀俎 庸贝勒 1134 字 10个月前

何珅心下了然,这就是所谓的各司其职。在典韦的角度,他只需要负责曹操的安全,别的事情他没有必要知道。随即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典校尉不知道也是寻常。”

“恩....恩!我不知道是很寻常的。但是你知道就很不寻常了!你刚才又说了一句好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话我听人说过,可是不记得是哪位先贤说的。永曾,我是越来越佩服你了。以前在乡下,有一个挺有学问的老头,当然比起文若先生来那是差得远了。他说,越是有学问的人,知道的事情就越多。战国时,有一个老头很有学问,所以他周游列国,因为他心怀天下。这么看来,永曾你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至少你入曹军的时间比我短,懂得的事情却比我多,好像兖州的事儿,你就比我明白。”

何珅笑着摇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正是校尉说的那个有学问的老头说的。他叫孔丘,字仲尼!”

典韦大笑:“好!我那儿子就交给永曾你了,多读书,少习武。但是也不能不习武....”

这时候,一个清亮年轻的声音突然在两人身边响起:“典校尉说得真没错,这位何牙门可真是博闻强识!若不是通读《史记》和《论语》岂能在谈笑间信手捏来这些词汇?不知道何牙门是读的《齐论》、《鲁论》还是《古论》?”

何珅听到这突兀的插话顿时一愣,按照道理来说,典韦是武猛校尉,自己是牙门将,亲卫营里就数他们两个官最大,现在说话的人明显就在亲卫营的队伍里,而且还没骑马,那定然是一般的屯长。

曹军制军严整,上级不让你说话就不能说话。这样插话是可以拉出去打板子的。所以惊讶之余何珅回头看向那个插话的人,那是一个身材高挑,手长脚长,相貌清秀的少年,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

典韦的声音正好在这时传入耳中:“哦,忘了引荐,这位是州牧的大公子。永曾离开的这几日他正好单骑赶到我们这儿告知州牧甄城的形式,顺带随军历练一番。因为跑得仓促,马死了。州牧罚他顺亲卫营步行十日,警戒他日后爱马....”

何珅闻言顿时语塞。曹操的操作他是完全不明白,却可以理解。但是眼前这位州牧的大公子曹昂的操作他更加不明白而且完全不能理解。现在兵凶战危,他却孤身犯险离开甄城来找自己老子,只为了报个军情,实在是不像一军统帅的做法。

如此轻佻,难怪短命....这是何珅对这位历史上英年早逝的少年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