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三国之我为刀俎 庸贝勒 1325 字 10个月前

“这一定是报应,坏事做多了,连穿越也是一个跑龙套的。”

“我这名字,如果穿到乾隆年间,说不定就能挤掉一个权倾天下的灵魂。”

汉,兴平元年。一个静谧的夏夜,月上中天,鸟鸣蝉唱。

何珅站在泰山郡境内一个依山傍水的寺庙院子里感慨,现在他要做出一个选择。

这个身体之前也叫何珅,但是生平却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十年前,十二岁的何珅跟随自己被地方豪族逼到绝境的父亲参加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史称黄巾之乱。

没过一年,黄巾之乱的始作俑者,大贤良师张角病逝。黄巾军群龙无首,本来已成燎原之势的黄巾军被汉朝军队及各地豪强组织起来的联军各个击破,何珅的老爹就死于和朝廷军队的一场战斗中。

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名字在这场剿灭黄巾贼的战斗中粉墨登场。

比如曹操、孙坚、刘备。

黄巾贼虽然被击破,但是还有大量的流寇盘踞在山河之间,有些选择继续做山大王,有些则选择归附朝廷势力,比如何珅所在的这一部黄巾余孽就选了后者。

在和朝廷的战斗中,何珅也成长为一个小头目,跟自己情同兄弟的大哥张闿,带着数千个黄巾余孽投奔陶谦,张闿得封都尉,何珅则领了一个假佐的虚职,实际上还是跟着张闿做事。

都尉平时负责地方治安,接到命令之后可以领兵出征,俸禄高,有权利,是一个好位置。至于假佐,看这个辅佐的佐字,就知道是一个助理,上官看得起,受重用,看不起,那就个领工资的,而且工资还很低。

显然在徐州牧陶谦眼里,没有何珅这号人物。他就是一个吃白食的黄巾降兵,连将都算不上。

黄巾之乱时,各地豪强势力凭借平乱的便利明目张胆招兵买马,实力极速扩张,大汉皇室对天下的掌控能力也迅速削弱,因此在黄巾之乱后皇室和皇帝变成了一些人谋取名利的工具,比如十常侍、比如何进、比如董卓。

有人无视朝廷,自然就有人重视朝廷,当董卓进军洛阳,架空天子,祸乱朝纲的时候,曹操一纸檄文招来了各路好强,打着讨伐逆贼董卓的旗号进军洛阳。

这一战以董卓带着天子撤回长安,诸侯军队解散而告终。但是曹操却得了一个好名声。

接着曹操在中原地区南征北战,大败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黄巾余孽和异族流寇,又大破青州黄巾余孽三十万人,得到大量降兵和人口,组建了青州兵,出任兖州牧。之后配合袁绍击溃刘备和公孙瓒在青州盘踞的势力,接连击破袁术、黑山军、南匈奴的军队,风头在中原地区一时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