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节 困兽

对英国来说,军备竞赛,是借债之下的孤注一掷,可对中国来说,这只是常态化而已,让英国如何跟中国竞赛?

所以英国希望通过谈判约束各国的海军军备水平,英国甚至愿意接受本国海军水平比中国低一些,只要维持在中国的三分之二的水平,就足以保护英国的安全。可中国拒绝谈判,让英国彻底陷入了绝境。

要打仗,早打比晚打有利,但英国跟中国的海军战争,是少有的在英国占劣势的情况下的海战,英国必须采取特别的措施,制定更合理的计划,才能弥补这些差距。

英国内阁让海军部制定战术,海军送上来的战术,让内阁都很惊讶,因为在军舰数量劣势的情况下,海军竟然选择进攻,而不是防守。不是收缩到直布罗陀海峡,将中国海军阻挡在地中海,而是主动出击,摧毁中国在地中海的基地。

之后封锁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这样就将中国海军舰队主力阻挡在了欧洲之外。只需要很少的军事力量,就能达到封锁这些狭窄水道的目的,之后地中海重新成为大英帝国海军的内海。还能让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抽调兵力,在全世界对中国实施破交战,摧毁对方的对外贸易,逼迫中国和谈。

这个主动进攻的计划,本就已经让人惊讶,但内阁发现,这还是海军最保守的计划,英国海军是一个进攻精神十分高涨的部队,他们习惯了进攻进攻再进攻。其中激进的方案,其实是直接寻找中国海军主力决战。

英国海军疯狂的认为,他们可以摧毁中国海军主力,夺取制海权,成为海洋霸主,直接让中国投降,而不是让他们接受谈判。

内阁经过讨论之后,将这些方案分为保守的a方案,激进的b方案,然后让海军进行相应的演习,完善这些方案,最后制定出更详细的作战计划,最后把计划封存,一旦开战,就会立刻启动这些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外洋水师,也有针对英国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的唯一目的,就是直接摧毁英国海军,护送陆军登陆英国本土,一劳永逸的摧毁英国这个唯一敢对抗中国的国家。

英国人还有一个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通过谈判,让各国约束海军规模。

英国开始宣传,这样无休无止的军备竞赛,只会拖垮各国的经济,大家一起完蛋。

英国强大的话语权加上欧洲国家确实无力支撑军备竞赛,他们积极响应,英国提出要在伦敦进行一场关于海军军备限制的谈判,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确定各国拥有维护本国海洋安全的军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家都在恐慌中拼命武装自己。

法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希腊、俄国等等卷入军备竞赛的国家都愿意参加伦敦海军会议,但这时候中国却拒绝参加,中国对此没有任何兴致,告诉英国人说,中国会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建设自己的軍队,不会接受任何限制。

对英国来说,军备竞赛是一场无法长期坚持的经济灾难,因为英国尽管已经开征了大量新税种,将过去临时性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都变成了常规税种,但英国税收每年也只有一亿英镑,邮局、电报等非税收收入只有两千万英镑。这笔财政收入,在全世界来说,都相当庞大,仅次于中国,可面对海军竞赛,英国人不可能长期支撑。

总体来说,英国人的财政玩的相当不错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一绝。他们能一步步击败所有对手,成长为世界霸主,他们的财政制度是居功至伟的。

历史上,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欠下了86000万英镑债务,通过战争时候的加税等政策,他们将财政收入提高到了每年7100万英镑的水平,除英国之外,欧洲其他国家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收入。但之后,英国不是继续维持高税收,而是逐步降低税收,削减债务。1815年,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英国每年光是偿还债务利息的支出就高达3458万英镑。到了1827年,用了十二年时间,英国将债务偿还到只需要支付2900英镑的水平,在降低债务的同时,还将税收削减到了5100万英镑。

每年的财政赤字则高达500万英镑,到了1841年的时候,每年依然有200万英镑赤字,在1841年,英国皮尔首相引入个人所得税后,基本上就平衡了财政。当然债务依然存在,可财政已经可以支撑,财政是平衡的。

可这个历史上,1840年代,英国却跟中国进行了一场世界大战,不但战争中财政开支庞大,战后更是为了保住印度和加拿大,赔付了中国十亿英镑赔款。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英国人高明的财政手段,让他们好容易重新平衡了财政。却不想此时又爆发了军备竞赛,短期内英国还能支持,因为英国人实在有钱。

尽管中国在工业革命中表现不俗,但因为庞大的规模,蒸汽机动力革命,无法让中国彻底工业化和城市化,但蒸汽动力,让英国人完成现代化却绰绰有余,英国不但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收入远远超过农业收入,城市人口也超过了农村人口。而且在经济上,他已经远远甩开了竞争对手们,甚至进化到了后工业时代,半步踏入了金融社会时代。

英国有相当庞大的富裕人口,不但不需要从事农业活动,甚至摆脱了任何生产行为,只需要投资就能保证良好的生活,这些人被鄙夷的成为食利者,但却是英国产业升级到全世界顶端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