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节 孤立英国大计

但是这样一来,战争的规模就会空前,英国人一定会玩命的扩充海军,双方都是钢铁工业发达的工业强国,到时候将是数以百计的铁甲舰的正面对决,中国要攻占英国本土,最便捷的路径,是通过地中海,逐步推进到英国本土。

可如果不支持黄求还的主张,李章铜就无法通过黄求还说服皇太子。皇太子一旦执迷于扩张领土,比如要求将印加王国领土扩张到奥里诺科河,这或许会让德国人自己退缩,因为得到的利益大大缩水,却要直面英法的联合打击。

只有压制皇太子的领土扩张野心,才能让德国在一块难以割舍的利益面前,选择跟英法对抗。才能成为中国在欧洲的一颗棋子。

至于黄求还要的战争,李章铜认为,只要操作得当,战争有很大的希望可以避免,他相信俾斯麦有能力控制局面。只要没有爆发战争,而让德国势力轻而易举的得到广袤的海外殖民地,德国扩张海军的动力就压制不住了,接下来德国庞大的工业资源就会向海洋倾斜,英国人为了防范德国的海洋扩张,必然会收缩。德国海军拥有十艘铁甲舰,英国人必然要在本土保留相应的,甚至更多的铁甲舰自卫。只要德国海军能够达到英国的一半,英国人必然全面收缩,英国的收缩,就是中国扩张的良机。

法国已经不成气候,自从断绝了跟中国的同盟,法国已经失去了在欧洲争霸的资格,现在德国具有这个资格,却被俾斯麦压制着争霸的慾望,海外殖民地,就是刺激德国冲破争霸枷锁的最大诱饵。

于是李章铜对黄求还表示:“一劳永逸的解决英国问题,最直接当然还是登陆英伦,下官认为,黄大人所言极是。只是皇太子那边,还需要黄大人多多疏通。”

黄求还表示:“太子宏图大略,远胜以往君王,必会大力支持。”

在黄求还严重,皇太子比皇帝更有魄力。

游说了皇太子的两个心腹之后,李章铜才面见皇太子,向皇太子通报了情况之后,请示皇太子的意见。

皇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保持法国的中立?”

李章铜摇摇头:“法国绝无中立的可能。德国在西班牙建立统治,对法国的威胁最大,英国都可能保持中立,唯独法国不可能。”

皇太子叹道:“法国可是有80艘铁甲舰的,他们跟英国人联手,跟我们的舰队差距不大,又有地中海的地利,恐怕海战胜算不大。”

李章铜笑道:“法国自有德国解决,我们可以让德国陆军控制法国沿海,没有港口的海军,就是没有爪牙的禽兽,轻易可制!”

皇太子点头:“还是不需要依靠别人,我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要打就跟他打,我就不相信我们的铁甲舰更多,凭什么不能灭掉英国海军!”

李章铜立刻奉承:“太子殿下英明!”

说服太子竟然如此轻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说服了太子的心腹,不过李章铜的目的达到了。

他通过印加国王回复利奥波德,表示中国将权力支持他继承西班牙王位。

只是李章铜有一个顾虑,或者说疑惑,他很奇怪为什么事情发展到现在,当事国之一的德国,竟然没有任何官方表态。

李章铜不知道的是,德国高层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已经爆发了巨大的矛盾。

当然要支持!

这是理藩院掌权李章铜的态度,当西班牙王位问题出现之后,李章铜就将其看作是一个机会。

李章铜收到的消息,自然要比报纸上早几天,他是通过印加国王处得到的消息。

印加国王希望能够调整边界,当年印加王国成立之初,就希望以东科迪勒拉山脉为界,但因为美国的调停,最后只能以东科迪勒拉山脉和中科迪勒拉山脉中央的河谷为边界,这让印加王国失去了价值极高的半个马格达莱纳河谷地。

如果可以调整为以东科迪勒拉山脉在马拉开波湖东段分支为界,不但印加王国将得到一个完整的马格达莱纳河谷地,而且还有被东科迪勒拉山脉分出的佩里哈山和梅里达山两条支脉双臂怀抱着的整个马拉开波湖地区。

这个巨大的湖泊,还没发现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北部沿海干旱,南方潮湿多雨,干旱阻止了最早的开发者登陆,潮湿多雨造就了茂密的雨林,只有马拉开波等少数定居点,大多数地区生活的,还是较为原始的印第安人,主要产业是咖啡出口。

但是这个地区因为有一个巨大的湖泊,可以从大海深入内陆近两百公里,这意味着海岸线的延展,可以将湖岸看作是有天然防护的港湾,只是水浅,却可以通过疏通航道的方式,让巨轮通航到内陆。

印加国王通告李章铜,说墨西哥国王愿意答应所提的条件,除了提出圣菲波哥大等位于分水岭另一侧的重要城市,要划入西班牙领土之外,基本领土可以按照东科迪勒拉山脉东段进行重新划分,条件是,中国必须支持他继承西班牙王位。

李章铜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良机,可以以此为条件,支持利奥波德。

但李章铜必须得到皇太子的支持,皇帝跑去了山上做神仙,政事都委托给了皇太子,这是李章铜最大的挑战,因为跟皇帝相比,皇太子是一个更加强硬的人物。

聚集在皇太子身边的,也都是一些鹰派,陆军总参谋长是在美洲时期就跟随皇太子的黄求还,他几起几落,皇太子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是铁板一块的太子党。

最愿意接受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是议会的议长周观海,但此人却是一个傲慢的经济党,他没有黄求还和皇太子那种统治世界的野心,但却总认为中国跟西方的贸易是中国的巨大损失,希望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付出更少的代价。

李章铜则是一个重视政治利益,愿意用经济利益来拉拢盟友的外交官。

他跟太子党格格不入,因为他是皇帝提拔的官员。

直接找太子谈,李章铜觉得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利用这次西方政治变动,太子更愿意扩张领土,仅仅是印加王国局部的领土利益,皇太子肯定不会满意,他会提出一个让德国人难以接受的条件。

所以李章铜先找周观海谈。

“不知周议长有何见解?”

将情况简单跟周观海交代了一番之后,李章铜试探道。

周观海叹息一声:“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这样一块肥肉摆在了餐桌上,怕是又会引起腥风血雨。李大人又有何见解呢?”

周观海将皮球提给了李章铜。

李章铜暗叹一声老狐狸,他只能先表态:“下官以为,应该支持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