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费劲力量,在乌克兰地区动员了一百多万軍队,加自己的现有兵力,勉强凑足了两百万人,兵力上依然不足。
局势照这么发展下去,康斯坦丁依然必败无疑,在波兰人参战的情况下,他也最多再坚持半年到一年。第聂伯河以东的后备军根本就阻挡不住俄军的攻击,主要不是装备和训练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东乌克兰的乌克兰人更亲俄,这是历史决定的。
历史上乌克兰长期处于俄国和波兰的争夺之中,双方曾为此爆发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1667年两国签订了《安德鲁索沃和约》,沿第聂伯河平分了乌克兰。从此拉开了乌克兰东西两部分信奉不同宗教、相互分离的历史。直到一个世纪以后,波兰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匈帝国三次瓜分,乌克兰的大多数领土才被统一划进俄罗斯。
俄国在乌克兰的统治,尽管同样不得人心,在已经觉醒民族意识的乌克兰精英中间,被看作是异族统治。《安德鲁索沃和约》签订后不久,沙俄政府就开始限制乌克兰的自治权,逐步关闭乌克兰学校,禁止使用乌克兰语,甚至于各类俄国文件中都禁止使用乌克兰一词,而代之以小俄罗斯。沙俄政府在关闭乌克兰学校的同时,并没有同时开设俄罗斯学校,这使得文化同化政策变成了文化破坏政策,结果让原本文化比俄罗斯更发达的乌克兰,文盲率却开始高于俄国地区,逼近90。
1795年,俄国沙皇瓜分波兰之后,整个乌克兰基本并入俄国,然后开始在乌克兰全境推行更严格的俄罗斯化政策,推广俄语的使用,压制出版界与公众活动使用乌克兰语。
这让乌克兰民族主义运动开始出现,尤其是在信仰都不同的西乌克兰地区,民族独立情绪十分高涨。这次为了对抗女沙皇,康斯坦丁甚至做出了承诺,将赋予乌克兰一定程度的自治,得到了不少乌克兰精英的支持,可西乌克兰非常积极,亲俄的东乌克兰一直不温不火。
康斯坦丁一方面要应对赵让大军正面逼近基辅,一方面也不敢丢失东乌克兰,不断加强东乌克兰防御,沿着北顿涅茨克河,背靠顿涅茨克岭部署了八十万軍队,因为背后就是乌克兰煤炭种地顿涅茨克,还有冶金和机械工业中心扎波罗热,这两地一旦失去,康斯坦丁的武器生产就将停止。
在西南线,多布罗加的軍队已经击溃了摩尔多瓦軍队,但却没有一直向山区追击,而是沿着黑海沿岸低地,直扑敖德萨。
李章铜道:“此战过后,英国人就把自己孤立了!”
皇太子摆摆手,示意李章铜继续讲。
李章铜道:“此前英国肢解了中法同盟,让我们在欧洲最大的盟国法国弃我而去。英国又跟德国结盟,在欧洲建立了平衡态势。俄国一旦分裂,欧洲的平衡必然破裂。”
皇太子道:“俄国分裂成两国,难道能打破英德同盟?”
李章铜摇头:“那倒不会,但英国自己会拆解这个同盟的。”
皇太子道:“这不合逻辑,英夷岂会自断羽翼?”
李章铜笑道:“英夷别无选择。英国一直孤悬海外,推行大陆平衡政策。德国统一之后,国力日盛,联合奥匈帝国,已经称霸中欧。法俄密盟,才能抗衡德奥同盟。这次俄国分裂,将无力维持跟法国的盟约。法国独抗德奥,势单力孤,英夷如果不想德国称霸欧洲,今后必然支持法国。英夷一旦支持法国,英德同盟不攻自破。”
皇太子道:“听起来有些道理。英夷不想德国做大,必然联法抗德,自掘坟墓!”
李章铜跟皇太子达成了一致之后,在非正式场合,向德国人暗示,中国跟德国的态度一致,中国不会直接介入俄国内战,也反对任何大国介入俄国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