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印度和美国进口棉花,纺纱之后出口中国,赚取一点微薄的加工费。利用本土的桑蚕,缫丝后出口中国。日本的金银铜矿,木材最大出口国都是中国。结果中国经济危机了,不管是幕府还是强藩,经济瞬间都遭受了重创。工人失业,财政紧张,社会危机爆发。
相比经济上,已经开始出现一批现代工业,日本政治上还处在唐化时期,类似唐朝时候的藩镇割据,但幕府对藩国的控制较好,幕府通过剥夺外样大名的封地,让幕府的领地,跟大名形成犬牙交错形势,同时勒令大名长期居住江户,没有给大名反叛的机会。幕府对国家的控制力,介于中央集权和诸侯割据之间。
这样的政治形态和经济水平,明显是不匹配的,迟早要出事。
于是在中国搞议会制,无暇他顾的时候,日本的倒幕派势力联合了起来。西南强藩之间的联盟,已经形成了十年之久,东北强藩也联合在了一起,中部强藩则才刚刚形成。在经济危机之下,更多的下层民众破产,或者生计陷入困顿,市民和农民起义不断,下层武士主要是对政治腐朽和不公感到愤慨,经济上则通过为中国海外公司服役,变得优渥起来,为他们的妻子女儿购置漂亮和服的收入是有的,糊口在日本这个生活成本低廉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倒幕派就是被这样一群,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而是带有某种使命感的人领导着。
其中的主力,还是倒幕最早的长州藩和萨摩藩,两藩藩主都推崇兰学,也就是从荷兰人哪里引入日本的西方知识,所以他们很早就开始引入西方技术,让周琅一度对日本人的学习能力十分惊叹,也跟他们基础更好,对西方认识更深有关。
这两藩之所以能够率先兴起,其实也是被逼的,两藩都靠海,而且都贫瘠。
以长州藩为例,祖上本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大名,战国时期,毛利元就以安艺郡吉田城为据点,领有中国(日本中国)地方十国120万石领地,其孙毛利辉元与织田信长对抗。信长死后与丰臣秀吉妥协,参加执政,为五大老之一,地位跟德川家康平齐。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为争夺权位,跟丰臣旧部发生的关原之战中,长州藩为西军总大将,而且是石高最高的西军大名。关原战败后被德川减封,从120万石减到了17万石。领土从十国减为周防、长门两国。由于大减封,长州藩经济陷入困境,开始重新丈量土地,甚至把年供外的杂税小物成,楮木、盐田等都算入村高,以增加总收入,实行商品专卖制,补充财政。还屡次发布《节俭令》,削减藩士的俸禄。
即便采取了大量改革措施,增加了藩财政收入,但依然维持困难,无法解决财政亏空,藩债不断增加,造成农民穷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通过支持地方商人实现各种商品专卖制度,虽然增加了财政,但小部分商人大发横财,引起市民的普遍不满,引发反对专卖制度的大暴动。
所以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当中国开始变革,转向工商业之后,他们是十分欢迎跟中国通商的。
日本的倒幕运动,教科书上往往描述为,资本经济发达的西南蕃阀联合对抗封建幕府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斗争。
这纯粹有些附会,因为要说资本经济发达,全日本最发达的地方在江户,也就是后世的东京,就好像中国的辛亥革命没有爆发在上海而是武汉一样,并不是因为武汉经济发达,而是因为这里防守薄弱。
讨幕运动之所以从西南爆发,是因为这里是幕府统治薄弱的地区,大名是幕府建立时候反对幕府的蕃阀为主,当地统治阶层对幕府向来没有什么好印象。
历史上,最早的倒幕运动,甚至发生在鴉片战争之前,发起者是身为下级武士的大盐平八郎,在1837年的大阪,他率领几百个人参与了反对幕府政府暴政的起义,一天之内便被镇压。这显然不可能受到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而是破产的下级武士,对于统治者不满而发生的暴动而已。他们早期的口号也不是什么工业化、现代化,而是尊王攘夷,打着尊崇天皇的大旗,极力排外,希望驱逐西方势力,而不是进行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
不过西方人狠狠教训了他们一下,在洋枪洋炮下,倒幕派武士发现,他们的武士刀完全没有对抗的能力,深受刺激,明白西方比他们更强大,幕府不攘夷,不是幕府软弱,而是幕府攘不动。于是他们开始转变口号,变成了开港倒幕,只把斗争方向冲向幕府。
所以倒幕运动,本质上,其实是一场王朝末期,对社会不满者对政府的一次集体反抗行为。只是因为夹在了现代化的历史大背景下,恰好被一群开明派政客领导,借此机会让日本走上了现代化进程。
因此内因是农业经济崩溃下的社会秩序崩溃,跟中国的农民起义王朝更替没什么区别,但机缘巧合领袖们及时转身,转向了西化过程。因此可以说是一场受到现代资本思想冲击的封建政权更替运动。
因为中国这头鲸鱼跃入大海,导致日本这个小虾米不可能跟历史上一样发展,所以现在的倒幕派和幕府也跟历史上不一样。
历史上倒幕运动的发生,起因是幕府迫于压力,跟美国签订了通商协议,但当时天皇不肯接受,是幕府大老擅自签订的条约,引起了下级武士广泛的不满,或者说这是一个导火索,让他们长久积压的不满找到了一个宣泄的渠道,最终形成了倒幕运动。
这个历史上,倒幕派的出现,更多是受到中国商品冲击,导致日本自然经济解体,新经济制度重新架构,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的权力不平衡引发的。
因为经济凋敝,西南强藩率先开始从海贸中获利,而幕府一直坚持封闭,导致西南强藩对幕府的不满,中国走私集团,为西南强藩带去了先进武器,助长了他们的信心,于是跟历史上一样,地理关系让西南强藩率先受到资本经济的冲击。但由于冲击来自中国,引起了心理反感不同于洋人的冲击,他们更容易接受一些,在利益驱使下,西南强藩暗中保护走私,就好像历史上他们保护汪直、郑芝龙这样的走私商人一样。
幕府对此十分不满,一度责罚过西南强藩的藩主,但这些藩主由于长时间居住在江户,对藩地的控制不够紧密,早就被掌握藩政的藩士架空。他们跟藩士的关系,是通过传统的封建文化和道德维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