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沙皇点头:“对啊,这是英国的好机会。可不是法国的。”
周淳道:“你忘了还有中国呢。一旦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海军出黑海,联合法国海军,英国海军只有退守直布罗陀等待普法决战的结果。可这时候掌握了制海权后,中国陆军从黑海支援法国。只要五百万中国主力一到,什么快速动员体系,什么高效指挥体系,到时候就什么都不是了。中法联军将轻松摧毁普鲁士!”
女沙皇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除非普鲁士能做到周之内击溃法国。即便这样,只要法国人舍得牺牲,哪怕放弃巴黎呢,只要在地中海控制一个港口三个月,就足够中国軍队登陆法国了。
可这跟称霸欧洲有什么联系?
“法国赢了呢?”
女沙皇问道。
周淳叹息:“奥地利已经完蛋了,他们恢复了匈牙利宪法,通过了《奥匈协约》!法国打垮普鲁士之后,中欧地区将再也没有制衡法国的力量。可是法国竟然畏惧普鲁士快速动员的能力,和先进武器的技术优势,放弃了干涉普鲁士亲王摄政的机会。你说可惜不可惜?”
女沙皇完全没听明白。
她不明白的,不是法国能否打败普鲁士。
而是:“你为什么说奥地利帝国完蛋了?”
这个问题太关键了,作为俄国最大的邻国,奥地利如果完蛋了,那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可怎么看奥地利依然是一个大国了,一次战争失利,几乎没损失什么领土,普鲁士要的赔款也不算多。
领土、人口都在,战争也没有出现拉锯战,对经济的破坏都十分有限,奥地利依然是一个人口3600多万,领土欧洲第二,工业势力仅次于英法的欧洲大帝国啊!
周淳疑惑道:“你没看报纸吗?还是俄国的驻外领事从来不收集情报?你难道不知道,奥地利皇帝把整个多瑙河中部平原划入匈牙利王国了吗?”
女沙皇困惑:“这不是很合理的吗?匈牙利王国的历史、地理位置,让他合理的继承了匈牙利平原地区啊。只不过是多了一处波斯尼亚而已。这也是匈牙利平原的自然延伸啊!”
周淳叹道:“自然延伸?政治什么时候由地理来决定了?这么划分,奥匈帝国只能是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王国,永远不再是一个帝国了!”
女沙皇道:“为什么?”
周淳道:“你好好看看中国的地图,想明白为什么陕西省横跨秦岭,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为什么横跨长江,而不是划江而治。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政治地理学了!”
女沙皇也觉得可惜,普奥这两个强盗自己打了起来,俄国本有机会收回被他们抢走的领土的。
女沙皇是真打算开战的,尽管还不能放心俄国軍队,但这样的好机会百年难遇,等她打造出值得放心的軍队,成功降服了掌握軍队的权贵阶层,机会也就错过了。
女沙皇当时打算,一旦普奥打的筋疲力尽,她甚至会两路出击,必要的时候,不惜让乌拉尔再次进行一次全面动员,她丈夫也表示支持她,但可惜只打了五周,奥地利就放弃了战斗。
这让女沙皇根本就找不到机会,五周时间,俄军连动员都动员不起来,即便是现役部队,集结起来开到边境地区,时间恐怕都不够。毕竟大军调动,不是行人赶路,还得考虑复杂的物资补给,后勤供应情况。
这也让女沙皇再一次感受到俄国軍队相对于欧洲軍队的落后,改革是必须的,俄国軍队不就是在一次次失败后的改革中走向强大的吗,彼得大帝还先败后胜,用了很多年才打败瑞典吗。
普鲁士给所有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毛奇的总参谋制度一举成名,各国都有参谋部,只是参谋部一直没起到决定性作用,毛奇的参谋部,真是不是当前语境下的参谋部,更像是一个军令部,一个指挥部。
军事改革需要专业的军事人才,而俄国最专业的军事人才,依然是那些贵族,那些从小耳濡目染军事文化,长大后被送入军事学校学习的军事贵族。女沙皇任命了一个这样的人做俄国軍制改革委员会主席,由他全面推动俄军改革。
这个人名叫穆拉维约夫,一个历史上对中国犯下累累血债,又为俄国立下赫赫功劳的俄国軍官。
他出身传统贵族家庭,在乡下有规模不小的庄园。他19岁从军,先后镇压过波兰人的起义,镇压过高加索人的反抗,尤其是在高加索地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强制推广俄语和东正教,导致数十万车臣人背井离乡逃离高加索,投靠奥斯曼帝国。
他也做过中国俘虏,在中国的军校中学过中西军事学说,对最新的那些军事研究都有涉猎,比如关于铁路在战争中作用的理论研究,各国后备兵役制的优劣对比,等等前沿军事理论,他都很清楚。
但他一直不是一个主流的俄国贵族,他在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时代,一直都不怎么受重用,因为他在尼古拉一世时代,上书建议废除农奴制,这让军国主义思想的尼古拉一世认为他是一个危险的自由主义者,是一个十二党人。
所以将他调往高加索边疆区,通过镇压高加索山地民族,他为自己挣到了少将军衔。不久后就成为了中国俘虏,在哈萨克战场被俘。
结束近十年俘虏生涯之后,再次戎马上阵,因为黑海方面军的失利,让他接替黑海集团军总司令,但他之后由于被包围,再次被亚历山大追究,罢免了职务。
这种军官并不少见,军事失利,让亚历山大二世罢免过一批在黑海方面指挥的军官,而且其中有一大批是从中国归来的俘虏。
这些人目前是军中的异类,既不受其他军官的信任,也不受欧洲回归贵族的信任。
这种人正好是值得女沙皇拉拢的,于是战后他提拔了很多这样的军官,一百个伯爵中有三十个是这样的人,穆拉维约夫是其中之一。
他要求穆拉维约夫尽快完善俄国自斯佩兰斯基时代起就落后与西欧的动员体系,让他去欧洲进行考察,聘请欧洲顾问,学习引进欧洲先进制度。
穆拉维约夫确认为,乌拉尔方面的乡兵制度更值得俄国学习,而且乌拉尔地区生活着大量俄国人,他们都在中国人手里受训,对这一套乡兵制度十分了解,其中也不乏在女沙皇麾下服役的军官,穆拉维约夫希望借调这些人完善俄国的兵役制度。
穆拉维约夫也许并不是拍女沙皇的马屁,也许只是他真的这么认为,认为基于宗法制乡村社会的中国乡兵制度,跟俄国的实际情况最为相似,毕竟俄国现在也已经成为富农为首的乡村社会,跟中国的乡绅领导的农村社会大同小异。几代人居住在一起的村社,也看不出跟中国农村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基于学员和亲戚关系组成的熟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