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份方案还是拿出去让最专业的外交官认真研究讨论,补充其中的缺陷之后才进入执行流程。
一个人的智力总是有限的,在中国人集思广益之后,很快就改变了不少内容。
比如为了杜绝埃及和西班牙两个小国,尤其是西班牙有可能被大国操纵的情况,削弱了西班牙的权力。
让西班牙可以拥有黑海国家进入地中海的否决权,但这项权力必须是在明确损害西班牙利益的情况下才有效;但法国却拥有任何情况下的否决权。同理中国、俄国和奥地利三个大国,也拥有否决其他国家进入黑海的权力。奥斯曼可以得到双向否决权,既能拒绝黑海国家进入地中海,也能拒绝地中海国家进入黑海,前提同样是这些通行行为明确损害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另外也补充了更多内容,比如让更多国家进入这个委员会,其中包括对海洋权益不太关心的满清帝国,他们作为在黑海和地中海都有出海口的一个大国,没有他们参加不太合理;意大利的撒丁王国也得以加入海峡委员会,获得跟西班牙、埃及一样的权力。
至于刚刚独立的巴尔干小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因为中国不承认巴尔干问题的决议,所以他们没有资格进入。但希腊可以进入海峡委员会,同样跟西班牙、埃及享有同等的权力。
这个方案还需要其他国家确认,才能成为国家外交条约的一部分,形成外交体系,但不会有太大的改动,因为所有国家的利益都兼顾到了。
果然推出之后,俄国首先认可这个方案,俄国现在都快成中国的附属国了,他们承认不奇怪。法国代表跟国内协商之后,也迅速接受了方案。因为法国的权力大大加强了。
但奥地利开始犹豫,既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明确反对,他们国内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同时在被英国极力游说,不希望他们接受这份方案。中国领事则极力游说,希望奥地利接受这个方案。
奥斯曼帝国也没有答应,说白了,这个方案瓜分的权力,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权力,海峡是他们的,应该他们说了算,当他们强盛的时候,确实如此,可如今他们没落了啊。但是奥斯曼人为了这条海峡,挨了多少枪子,流了多少鲜血,让他们白白放弃控制权,太强人所难了。
但中国推行方案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这正是大国在世界上推行自己的外交准则的态度,一条条大国主导通过的外交条约,其实就是大国建立的世界体系。
后世的世界体系,为什么叫做英美体系,就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外交条约、国际惯例,甚至小到国际会议的流程,体育赛事的规则,都是英美两国制定的。当国际交往的方式就是英美两国的做事习惯时,世界体系当然也就是英美体系了。
现在中国显然不经意间在打造着一个中国体系!
“陛下。成立一个管理海峡问题的委员会,由法国、埃及、西班牙各派一个代表,默认他们是地中海利益相关方,由他们决定是否允许各国船队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由我国,俄国和奥地利各派一个代表,组成黑海利益直接相关方,决定是否允许他国船队进入黑海。任何国家的船只需要从海峡通行,都需要向海峡委员会先提出申请,否则不与通过。”
李章铜说道。
说道这里,周琅基本上就明白了。
但李章铜还继续解释,周琅也不忍打断他的兴头:“因此当委员会成立之后,我国舰队要从地中海进入黑海,俄国和奥地利没有理由拒绝。因为我国在黑海本就有领土,对两国不存在威胁,或者说真要威胁两国,派地面軍队更容易。也因为有地面威慑的存在,两国其实也不敢拒绝我们。
当我们的舰队要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时候,又因为我们本就在东地中海拥有制海权,并且长期跟法国保持友好关系,法国人没必要拒绝我们通过,西班牙和埃及既没有能力,也没有道理拒绝我们。”
所以成立一个海峡委员会,还真的就避开了所有不是矛盾的矛盾,让中国可以唯一获得进出资格,而法国进不了黑海,奥地利进不了地中海。
这个平衡真的十分精妙,当然操作起来还会有很多麻烦,比如西班牙如果反水,或者某个国家故意刁难,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当西班牙、埃及这样的小国,无故刁难中国的时候,考虑的不应该是接受他们的讹诈,而是直接打击他们,他们的刁难就是最好的理由。
跟直接与英法爆发海战相比,这些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麻烦,就不值一提了。
将法国跟英国利益拆分之后,中国就有能力大量向地中海方向部署舰队,到时候就不用担心英国了,而是英国人该担心中国了。
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周琅还是询问了一下李章铜,此时就是考验对方的意思了。
“那奥斯曼帝国怎么处理?毕竟海峡事实上在奥斯曼的控制下!”
李章铜道:“奥斯曼的軍队都被俄国围困了四个月,基本上都要断粮了,这些天不是拼命突围,就是不断投降,已呈崩溃之状。而且奥斯曼国内也发生了暴动,各种问题都被激化了。这时候如果我们告诉苏丹,说我们可以劝说俄国放弃对他们主力的围困,奥斯曼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俄军围困奥斯曼主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单纯的军事和政治问题,在国内,女沙皇需要一场胜利来增加威望,中国要求她歼灭这只奥斯曼軍队,对女沙皇有利,而且中国愿意承担围困期间的军费,更中女沙皇的意。另外女沙皇还不太放心黑海俄军,因为康斯坦丁大公是这只部队的司令,他不敢保证这只軍队在战争结束后的政治倾向,在女沙皇认为自己彻底控制国内政局,并且确保軍队效忠之前,他不敢结束战争。
所以除非这只軍队投降,否则不可能得到解围。
毛奇已经展现了他非凡的能力。在被包围之前,毛奇就采取了措施。奥地利軍队撤出俄国领土,流出空当给俄国接收之前,毛奇就跟奥军进行了沟通。奥军虽然还是很不仗义的离开了俄国领土,但他们将大量剩余物资交给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