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节 黑海石油争夺战(2)

至于技术壁垒,也已经不再是壁垒。

最早经营黑海石油生意的,其实是奥地利人,相比实力雄厚的中国商人,本土作战的希腊、犹太、亚美尼亚商人,技术前沿的西欧商人,奥地利商人群体,只是黑海地区的二流角色。

他们技术上不如西欧,资本上不如中国,敏锐上不如犹太等本土派,但他们在各方面又都有一定势力,综合上却有一套。

之所以石油贸易首先是奥地利人开发的,正是因为石油这个东西,在欧洲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地区是在波兰。在欧洲,加利西亚、罗马尼亚等地的农民,早就挖井采油。但这不是原因,因为石油出现在人力史上上的时间很早,波斯帝国的首都苏萨附近就出现过人类用手工挖成的石油井、古希腊人也利用石油作为武器火攻敌人的船队,巴库一带的石油开采历史也很悠久,拜火教(明教)的出现,就是因为当地石油油苗燃烧不息的火焰,让当地人产生永恒之火的概念,进而产生了火崇拜信仰。

但古代手工开采的时候,在中欧被当作万能药,用来治病;在希腊、波斯甚至罗马时期被当作武器,用来火攻;直到近代,科学的发展,才让化学家也许可以称之为炼金术士这样的人群研究石油,于是他们发现了从石油中炼制煤油的方法。

正是加利西亚一带的人最先掌握这个方法,由于奥地利瓜分波兰,这一带被并入了奥地利,于是炼制煤油的方法,就掌握在奥地利人手中。欧洲的石油产量毕竟有限,因此煤油也基本上是作为一种奢侈消费,为贵族服务的。奥地利恰好又是一个贵族经济模式的国家,许多产业都围绕贵族消费出现,比如昂贵的波西米亚水晶制品,华丽的天鹅绒和丝绸制品,以及繁盛的音乐家群体,这些都带有贵族经济特征。

在贵族经济的第一动下,奥地利统治下的利沃夫地区,一位药剂师为了提高自己经营的煤油销路,在一位铁匠帮助下,设计制作出了煤油灯。历史上,确定的记载是在1854年,灯用煤油已经确定成为维也纳市场上的商品。

而真正出现的时间显然要早一些,奥地利人将刚刚出现不久的煤油灯带到了黑海市场,推销给中国人,他们让中国人看到了这种更明亮的油灯的好处,黑海的中国商人,又将煤油灯送回国内推销,短短几年,中国富裕阶层就让煤油灯和煤油的销路成几何倍增长。

奥地利人发现,单靠波兰、罗马尼亚地区的石油,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他们开始找寻其他石油供应,巴库就在这时候被奥地利人开发。

十票加更。

————————————

所以来满清帝国之前,周成功为了确保能成功游说道光,把该想到的情况,都想到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满清的财政困难,希腊是解决不了满清的财政问题的,因为希腊虽然已经开始出现了资本过剩,开始向外输出资本,但希腊本身却只是一个资本小国,资本过剩只是因为希腊市场狭小,容量有限,所以才会向海外投资。希腊自身的金融业也算不上发达,雅典金融市场上,主要流通的是希腊国债。

黑海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在新罗港,当地最大的资本集团是中国商业势力。中国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资本国家,但跟希腊的情况刚好相反,中国本身并不是一个资本净输出国,对外投资很多,可流入中国的资金更多。庞大的市场容量,让中国哪怕控制了世界上黄金产量的三分之二,可依然是资金流入国。

黑海地区就是一个缩影,黑海中国领土区域,尽管大量中国商人携带资本进入这里,并通过这里流入其他国家,可其他国家的资本同样在流入,而且流入的数量比中国资本流出的更多。

新罗港的迅猛发展,让雅典只能成为一个依附于这里的工商业地区,却无法攀爬到更高的金融中心位置。

周成功由于担心积欠外债,导致外国势力干涉希腊内政,所以只在希腊发行国债,并且限制外国人持有希腊国债。但黑海周边国家,都开始在新罗港进行融资,其中就包括实力强大的奥地利帝国。

如果希腊有一千万人口,其实周成功也不担心希腊欠外债,他并不是一个保守的财政平衡主义者,他相信借钱发展是有利的。主要是担心外国干涉,奥斯曼帝国警醒了满清,也同样警醒着希腊。

希腊无法为满清解决财政问题,可新罗港可以,所以周成功先是通过在雅典经营的欧洲公司,向他寻求解决财政问题的渠道,欧洲公司则引荐了新罗港的中国公所。

中国公所,跟山陕会馆一样,属于一种中国特有的,以商人为主导的特殊组织。官方定义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他是一个复杂的,即带有商会性质,又带有同乡会性质,还带有公益性质的自治性民间机构。

商人是主导者,他们提供资金,修建会馆建筑,维持会馆运营,也常在会馆开会,交流商业信息,讨论重要问题;但会馆也为一些同乡提供临时居所和避难所,最早的会馆,有据可查的是北京的芜湖会馆,建立的目的最开始是为芜湖的士子进京赶考提供便利。因此以同乡会的性质居多,甚至到了现在,大多数人还认为会馆是一个同乡机构,为在外的旅人提供帮助,不过商人恰好是最大的旅外人群,因此成了会馆的最大受益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