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道:“很难。但如果陛下肯派我前去莫斯科,并且委托我全权负责谈判事宜,也许能得到波兰。但我们显然无法等待奥地利友军在基辅取得胜利了!”
国王道:“那我们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就这样俾斯麦通过秘密渠道,提出了跟沙皇进行直接谈判的要求,沙皇同意了。
俾斯麦秘密赶往莫斯科。
俩人在大宫殿会面,俾斯麦直言不讳的表示要得到整个波兰,作为普军停战的要求。
此时波列西耶战役还在激烈的进行,在俄军不顾伤亡的猛攻下,普鲁士率领的北德意志联军节节败退,他们还必须防备维斯瓦河的安全,对前线的增援有心无力。另外,既然俄军可以在维斯瓦河登陆,他们就有能力威胁梅梅尔等所有东普鲁士的港口。这进一步分散了普鲁士的兵力。
战场上的优势,向来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女沙皇跟俾斯麦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以普军即可撤回涅曼河以西作为条件,达成了协议。
双方国界,就以涅曼河为界,从波列西耶沼泽,到涅曼河出海口的梅梅尔都是普鲁士领土。俄国控制涅曼河以东地区,基本保住了后世的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领土。
俾斯麦带着一份成功的外交条约回到了柏林,国王叹息一声,在个人荣誉,国家名誉和利益之间,选择了后者,签署了这份条约,同时统治盟友奥地利,表示普鲁士已经无力继续战斗,只能接受跟俄国停战的现实,无法继续跟奥地利并肩作战。
奥地利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背叛,感到非常愤怒,可此时他们别无选择。他们也只能选择跟俄国进行和谈,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俄军主力的进攻。
同样奥地利跟俄国的谈判,也没有通知他们的盟友奥斯曼帝国。
此时女沙皇需要休养生息,稳固自己的权力,早就不想跟奥地利继续打下去了。
于是她做出了进一步让步,将包括半个波列西耶的普里皮亚季河以南地区,一直到到波多尔高地和第聂伯河沿岸高地以北,第聂伯河以西的整个西北乌克兰割让给了奥地利帝国。但奥地利需要将他们占领的敖德萨周边地区,整个第聂伯河沿岸高地和波多尔高地以南的黑海沿岸地区归还俄国。
显然相比信仰天主教的西乌克兰地区,黑海出海口一带的敖德萨地区对俄国的重要性更大。
奥地利也心满意足的得到了一份优厚的领土条约,他们的国土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而且是富饶的乌克兰黑土地。
但奥地利此时还没有发现,因为跟普鲁士先后单独跟俄国媾和,俾斯麦给两国之间,埋下了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
“陛下。恕我直言,二十万兵力驻守莫斯科实在是太单薄了一些。”
军事会议结束后,赵让留下跟女王单独沟通。
女沙皇叹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可如果不从莫斯科抽调兵力,就得从黑海方向抽调,将几十万軍队调回基辅,距离莫斯科太近了。康斯坦丁大公现在在指挥这只軍队,你明白吗?”
赵让点点头,还是政治问题,康斯坦丁是亚历山大的弟弟,将他的軍队调回基辅,从这里到莫斯科有铁路相通,确实很难让人放心。这么看,女王还是不信任俄国軍队。
女沙皇又道:“你有信心打赢这一仗吗,这一仗对我很重要!”
女沙皇殷切的眼神下,赵让不忍说假话。
“回禀陛下。我无法保证,我只能保证我军会坚守到最后。此战是否成功,主要还是看俄军主力能否完成进攻作战,我军只是配合。”
女沙皇点点头,有些哀伤,乌拉尔的軍队发动政变是足够了,但大型会战的经验太过缺乏。
“陛下大可不必担心,戈尔恰科夫将军既然决定发动反击,必然有必胜的信心。他是一个沉稳的老将军,您可以放心!”
女沙皇叹道:“我不是不放心他,我是希望我们乌拉尔的軍队能获取一些胜利。”
赵让颇为惭愧,他率领的軍队,不足之处实在是太多了。
女沙皇反而安慰他道:“没关系。新兵总是需要时间成长的,这我能理解。不用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戈尔恰科夫没有在莫斯科多逗留,他在前线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一次来莫斯科,只是一个政治表态,代表軍队和新沙皇的和解。但是否真的和解了,他其实代表不来。軍队中的主要军官,依然有很大比例的贵族,哪怕贵族议院已经向女沙皇效忠,但軍队中依然有相当多的贵族无法接受。
不过軍队的混乱暂时结束了,逃亡情况已经制止,莫斯科的权力变动已经完成,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有了一个唯一的沙皇,思想上的混乱期已经过去。但战斗力能保持多少,戈尔恰科夫还是不太放心。
用这样的軍队,跟普军进行决战,还有些冒险。但他没有时间等待,必须将普军击退,俄军不具备两线作战的条件。相比奥地利,普鲁士的战线太长,他们的国土地形就是如此,海军一旦出现在维斯瓦河,前线又被击退的话,普鲁士妥协的可能性极大。
叶尔莫洛夫就轻松很多,他留在莫斯科帮助赵让一起进行军事调动,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
莫斯科驻军也是以新兵居多,而且有三十万都是俄国籍士兵,在基辅前线的,反而主要是中国士兵,相比俄国軍队,女沙皇更信任中国士兵,相比中国士兵,女沙皇又更信任乌拉尔的俄国籍士兵。
軍队的大规模调动,很容易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好在付出很大牺牲之后,基辅的中国軍队已经学会了如何作战,至少在防御作战上,他们已经迅速成熟了起来。他们修筑的防御工事越来越完备,老兵撤出,新兵接防,依然顽强的挡住了奥军的攻势。
大量軍队经过莫斯科中转之后,迅速开进里加,有铁路直通里加这个港口,极大的方便了军事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