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美国身上都无法敲到赔款的话,赔款就只能让英国和俄国承担了,而且中国的军费支出,也确实主要用到了对英国和俄国作战上,找他们要赔款,才是正主。
所有官员点头附和,说实话,他们对要求赔款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土地。开疆拓土在他们看来才是功绩,管敌人讨要赔款,总觉得有些小气。
这次战争,花费巨大,先后三次发行国债,一次一亿两黄金,而且第四笔已经在发售,总计四亿两军费基本上是没跑了,折合白银可是八十亿两,折合英镑都得二十亿,英国人赔一半,那都得十亿英镑。
这笔钱英国人是赔的起的,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还支出了八亿多英镑呢,现在都过去了二三十年,英国经济实力更强,金融体系更发达,筹资十亿英镑不是问题,更何况还有分期付款的方案。
问题是英国人肯不肯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能威胁到的,也只有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暂时无力登陆英国本土,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有没有可能放弃殖民地,如果他们的议会认为加拿大和印度不值十亿英镑,那么就不会赔这笔钱。而是宁可放弃殖民地,把战争坚持下去。
林第犹豫道:“对英国的赔偿,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
林第可不像跟英国这片狗皮膏药纠缠下去了,尽快恢复和平,与民生息。
周琅摇头道:“对俄国的赔款,可以少要,甚至不要。英国人必须讨这些钱,他们得付出代价。”
周琅对英国也颇为无奈,谁能想到海战能打成现在的局面呢。但如果不让英国人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是记不住挑衅中国的后果的,宽以待人只能一次一次被人找上门来。
林第又问:“如果英国不肯赔款,我们是不是应该直接攻打印度和加拿大?”
周琅点头:“只能这样!”
战时内阁此时正在激烈的讨论。
俄军主力尽覆,俄国战败已是定局,没想到英国人竟然也投降了。
其实英国人不投降也没办法,俄国的冬季内乱,让城乡彻底混乱,交通运输断绝,英军现在集中在伏尔加河下游到高加索山脉一带,不但将满清大军击退,也将进犯克里米亚半岛的奥斯曼軍队击退,帮助俄国人彻底恢复了高加索一带土地,威灵顿展现出来极高的军事指挥能力,宝刀未老。
但俄国内乱让他们彻底失去了从俄国本土运输物资的通道,地中海的制海权一直被中国控制着,奥斯曼的海军在黑海都能横行,可就是无法派来一艘英国船。物资从伏尔加河和铁路都送不过来了,可以想象五十万英国士兵也不可能从这里撤走,他们也跟俄国軍队一样,成了孤军。
但他们没有像俄国人那样,向中国軍队投降,反而是向被他们击退的奥斯曼帝国投降,几十万軍队退入奥斯曼领土。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背后有什么内幕不得而知。
“英夷与突厥人,必有苟且!”
兵部尚书愤愤的说道。
“这还用说,英夷与突厥勾搭已非一日,今日降突厥不降我大周,恐有后患啊!”
“俄夷必来求和。英夷却未必啊。五十万人降了突厥,怕是还要与我大周不死不休。”
“王大人所言极是。那法夷盛极一时,欧陆屈从,独英人不服。依仗海岛,不肯干休。如今怕又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官员们对英国人的举动十分不安,倒不是怕英国人,只是担心战争拖延的太久。如果能围住那五十万英国軍队,基本上就能让英国认输了。可对方偏偏向奥斯曼帝国投降,不肯向中国軍队投降。官员们担心这是英国人不服,这次即便打赢了俄国,恐怕跟英国之间,还有很长时间要打,拿破仑时期,英国人一打就是十几年。虽然没有激烈的战事,可如同狗皮膏药一样,就是撕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