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俄国贵族家庭,很容易就能通过这种方式开枝散叶,让越来越多的子嗣通过为沙皇服役的方式成为贵族。许多伯爵的子弟,都能轻易得到各种小贵族头衔,贵族在俄国甚至就是地主的意思。
而且战争越多,造就的小贵族也就越多,拿破仑战争后,俄国贵族就接近百万,如今已经超过了百万。
如此庞大的服役人群,导致许多贵族在軍队中也只能是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存在,当然他们是炮兵、骑兵等技术兵种,而不是炮灰一样的步兵。
大量受过教育的贵族子弟担任基层官员,让俄国軍队保持这一定的文化水平。加上俄军的服役期非常长,法定服役期高达25年。
如此长的服役期,就算是一个军事的门外汉,也有足够的时间成长为一个专家,而俄国贵族,尤其是较为富裕的大贵族子弟,往往都是军校出身,担任高级职务,更加保证了俄国軍队的专业化。
当然俄国軍队也有一些劣势,比如作为农奴的普通士兵,军事素养很差,训练水平低劣,导致俄军士兵的射击水平几乎是欧洲最低的,作为补充,俄国人组建了大炮兵部队,他们的火炮装备水平比拿破仑的軍队都高,用高密度的火炮弥补步枪火力的不足,在步枪火力还无法成为决定性力量之前,俄国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弥补自身的缺点。
总之这样的俄军在战场上,一直没有让中国軍队战斗便宜,一直被公认为欧洲最强大的軍队之一。
主力是这样的軍队,加上突然杀入的英军,战败在所难免。
周琅担心的是,英国人开始不断的通过黑海进入哈萨克草原,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英国跟俄国的协议也已经公开,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将提供50万陆军跟俄军协同作战。50万英军加上100万俄军,在遥远的哈萨克草原地带,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军事投放能力和物资补充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赢了,未来很多年中,欧洲都将笼罩在中国軍事力量的阴影中,至少在完成工业化前,他们没有翻身的可能。
输了,中国整个西北地区都有可能崩盘。不但会失去哈萨克草原,伊犁也未必能保住。最关键的是,是让欧洲人看到他们联合起来,能够轻易对抗中国,只需要英国和俄国联合,就能击败中国,那么英法普奥等国联合起来,就更不用担心中国了,以后他们只会在跟中国的全球争夺中,越来越多的团结在一起,利用同盟的力量来对抗中国。
所以必须彻底打消他们联合的念头,让他们明白,即便陆军最强大的俄国和海军最强大的英国的联合,也无法击败中国,让他们觉得联盟是徒劳,以后只能依附于中国,那么一个在中国治下的世界和平就会出现了,这就是中国的霸权时代!
哈萨克战场上的形势稳定了一个月之后,再次发生激战。
让人惊恐的是,这次再次战败。
在报纸危言耸听的渲染之下,失败的后果被夸大了,因为报纸普遍用敌军入境来形容目前的状况。
哈萨克的兵力在这一个月中已经得到了极大加强,有完备的丘陵防线的基础上,敌人想轻易攻克是很难的,失败还是一场野战失败。
得到了充足援军的陆军认为,他们已经可以跟俄国进行一场野战了。那时候他们得到了从国内调动过去的三个战兵军、七个辅兵军,攻击13万兵力,让他们的主力超过了20万,而俄军进攻的軍队不过15万人。
但会战的结果还是失败,从最后的战报来看,俄国得到了一支援军,最终扭转了局势,从正面取得了胜利,否则这种数十万人的大战,一时半会是很难分出胜负的。哪怕是野战,也是如此。
俄国人得到的援军,是来自英国的軍队,共五万人,骑兵一万,步兵四万。根据前线軍队的判断,认为英军战斗力更强。
这种判断并不奇怪,英国陆军虽然一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功绩,拿破仑战争中,最出名的也不过是一个滑铁卢,可滑铁卢不过是日薄西山的拿破仑复辟之后打的一场垂死之战,威灵顿击败的,不过是一个最虚弱的拿破仑而已。滑铁卢之战被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威灵顿的胜利,而是拿破仑的失败。比利时王室将滑铁卢一带的土地和森林册封给了威灵顿作为封地,在当地城镇上建立了威灵顿纪念馆,但尴尬的是,后世的游客去滑铁卢,都是参观拿破仑失败的战场,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有一座威灵顿的胜利纪念馆。
可没有像样的战绩,不但表英国軍队不够专业和强大,只是他们的对手太弱,遮掩了他们的战斗力而已,无论是印度的影响力还是非洲土著的影响力都不够大,都无法彰显英军的强大。
但如果认真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威灵顿跟拿破仑一样,是这个时代的百战名将,而且威灵顿的胜率比拿破仑还高,他的战斗记录中,真的没有一次失败,包括碰上拿破仑。许多故事中将威灵顿描述成一个屡战屡败最后翻身的名将,这只是故事。真实的战绩中,威灵顿在滑铁卢之前,根本就没遇到过拿破仑。拿破仑纵横欧洲的时候,他一开始在印度作战,后来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作战,在半岛战争中,威灵顿打赢了每一场跟法军的战斗,许多拿破仑手下的名将都败在了威灵顿手中。英国失败的每一次战斗,也都不是威灵顿指挥的,要么是威灵顿不在,要么是威灵顿被调回国内,甚至一度被卸任。
英军的强大,并不是因为英国士兵的个人勇武,主要是装备和训练更加严格,士兵主要采取招募的形势,主要是贫苦阶层组成,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穷人子弟为主,还包括大量的德意志人,认为这些人有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那是不现实的。跟法国的革命軍队相比,英军在性质上还停留在雇佣兵层次。但雇佣兵也有很强大的,比如西班牙和法国的外籍军团。
强大的原因首先还是训练,英军的军饷和装备都是用钱堆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22年反法战争中,英国人总共花了831亿英镑,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在这种程度的支出下,英军的物质条件比任何国家都好,包括法国。
在训练中,英国步兵团始终能保证60发子弹和60发空包弹的训练配额,而普鲁士猎兵和精确射手也只有60发子弹的训练保证,还没有空包弹,到了后期连60发子弹都无法保证,普通步兵最好的时候也只有30发子弹的配额,普鲁士軍队已经算是训练严格了,却依然比不上英国士兵。与此同时,奥地利线列兵只有10发子弹,俄国更是只有6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