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大量铁路公司陷入危机,甚至破产的境地,拖累大量持有铁路公司债券的金融机构跟着步入危机,一场金融危机陡然而至。其实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大量商业公司这几年密集开办,金融市场上的泡沫很大,危机是迟早的事情。
周琅也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于是立刻着手救市。但救市不是大水漫灌一般的撒钱,而是用政策引导和针对性救济。甚至危机本身就是一种改革的良机,他借此整顿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体系这些年野蛮滋长,主要形态还是那三种,钱庄、当铺和新兴的票号,钱庄以货币汇兑业务为主,当铺做的是抵押贷款,票号做异地汇款业务,但三种金融机构,都持有大量可以方便变现的信用证券,因为他们手里都有大量的积压资金,单纯存在金库,是十分浪费的,股票和债券的利息是一笔额外的收入。可是一遇到金融危机,他们就首当其冲,尤其是大家投入股票、债券的资金都不是自有,大多都是客户的资金,马上资不抵债。
钱庄、当铺和票号跟西方银行有什么不同?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西方银行的金融手段更多一些,但做的无非也是货币兑换、贷款和汇兑的业务,但他们在风险控制方面,更加严格,这才是最本质的区别。而且由于一些法国人开办的银行,在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中国本地的金融机构,也已经开始大量开展存款业务,不管是钱庄、当铺还是票号,都已经退出了有偿存款业务,跟法国人的银行争夺民间资金。
可以说本质上的区别极小,但由于缺乏风险意识,中国金融机构扩张更加盲目,一两万资本开一家钱庄,他们就敢发出几十万两的庄票,不顾自己的规模,能做多大的生意,就做多大的生意。经济良好的时候,他们扩张极快,经济危机时候,他们破产的也快。
伍秉鉴管理的公行一直都是管理这些金融机构的央行,周琅找到他,向他提出了几个原则,公行可以对破产机构进行清算和救济,资不抵债的小钱业,让他破产清算,收回执照,大的,经营良好的给予资助,让其继续营业。同时让他们商议出一个风险控制的规范,公行定期进行查账监督,不能让他们野蛮生长了。
国家对公行的致支持则是,允许他们超发大量纸币,必要时刻可以停止兑付黄金,等度过这次危机之后,在恢复跟黄金的兑换。
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意义就在于,促进他们成长,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没有必要过于惧怕。
在公行平稳有力的措施之下,市面虽然萧条,但并没有失去控制,有序的缓慢恢复,挤出了泡沫之后,也许更加健康。
就在中国因为铁路问题引发经济危机的时候,皇太子率领的庞大舰队也到了美洲,开始对美洲这块富庶的海外领土,进行管控,结果会发生美国独立战争那样的内战,还是平稳的完成控制,实行州县制改革,谁也不知道。
皇家铁路公司采取的措施是,禁止山陕铁路公司的火车,直接开上他们的铁轨。
这个消息瞬间让刚刚合并的山陕铁路公司股价下降了一小半,基本上就跟合并之前的山西铁路公司一个市值,整整跌去了一个陕西铁路公司。
陕西和山西两省的运输,对铁路的依赖很大,所以两省格外关心铁路建设。两省都有势力强大的商帮,工农业实力都不行,但商业势力强大。
晋商依赖皇家铁路公司的张库铁路跟俄国人做生意,陕商依赖西北铁路跟中亚做生意,之前两家地方铁路公司的业务不多,跟皇家铁路公司也有协议,皇家铁路公司的火车可以在地方铁路上运行,地方铁路公司的火车也可以在皇家铁路公司的铁路上跑,双方按照车次差额定期结算。现在皇家铁路公司等于撕毁了这个协议,目的就是打压两家公司,将地方铁路网跟自己的铁路网联系切断。阻止这些公司打造自己的铁路网。
由于山陕两省过于依赖皇家铁路公司的干线,他们不得不退让,跟皇家铁路公司签订了协议,不再打造两省自己的铁路线路,而是将连接两省铁路的线路,交由皇家铁路公司来修建。
另外皇家铁路公司的其他铁路计划也相继推出,不再考虑到盈利和财务压力,发行大笔债券,大肆扩张。
首要的是在东北,因为东北三省由于人口稀少,一直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元,设一个辽东总督管辖,辽东总督区也合并了三省铁路公司,决心营建自己的铁路干线,从宁古塔一路南下到锦州,途径沈阳等重镇,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跟河北铁路公司谈判,希望将双方铁路线连通。
对此皇家铁路公司,一面利用自己的授权,决定在东北修建铁路,一方面又利用垄断地位威胁河北铁路公司,现在河北出海港口大多数货物,都是从蒙古、山西方向运来,走的都是皇家铁路公司的线路,东北能提供的货物不过是一些粮食,蒙古的皮毛、山西的煤炭,现在才是最大宗商品,断了货源,对河北影响很大,而且河北铁路公司的货物很多都是走皇家铁路公司出口俄国,权衡利弊之下,他们决定放弃跟东北铁路合作,不允许对方的铁路接入河北铁路网,利用河北的港口出口。
这让辽东铁路公司迫不得己,只能开辟本省港口,改为营建大连,因为只有大连的港口是不冻港,辽河河口附近的港口,每年都会冰封。
皇家铁路公司的南下战略也重新开启,但放弃了在运河沿线跟运河公司冲突,而是深入内陆,从北平(北京)经保定、正定(石家庄)、归德、大名通到徐州,从徐州经凤阳往南通到江宁(南京)。
因为运河公司已经得到了江苏铁路公司的铁路修建权力,不是买来的,而是租借来的,江苏铁路公司不打算修建自己的铁路了,成了一家收取租金的皮包公司,不过他们也收不了几年,因为授权都是有期限的,国家级的授权是十五年,地方商业公司的特许权只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