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水师规模已经停止扩张,即便有新舰建造,也大都用于替换旧舰,大量半成品的军舰放在船台上慢慢释放应力,如果需要一年内还会有50艘以上的大型战列舰下水服役。
保留两倍于英国舰队的水平,周琅再没有信心,也觉得绰绰有余了,如果两倍的装备数量还无法战胜英国人,那就真的没必要琢磨如何跟英国人争霸了,只能放弃跟英国人在海上争雄的念头。
海战开始后,中国舰队近乎全部出动,欧洲公司的舰队从地中海收回,退守埃及,已经跟埃及阿里王朝达成协议,结成同盟,共同保卫苏伊士运河。非洲、澳洲两大公司的舰队联合巡航印度洋到好望角航线,配合南非王国攻占开普殖民地。本土舰队则大部开进印度洋,全面封锁英属印度,寻机全歼英属印度舰队。
歼灭英属印度舰队没有完成,对方在绝对劣势下进行过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后,就退守印度港口,可是封锁全面执行了。不但封锁印度,同时封锁苏门答腊、锡兰两个英国殖民地。陆军开始配合攻占英属殖民地,周琅已经决定,南洋将从澳大利亚公司领地中拆分出来,直接划入中国领土,设置州县。等攻占了苏门答腊和锡兰之后,也将并入南洋省。
在绝对实力下,很快苏门答腊、锡兰都被攻占,中国彻底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此时属国缅甸也答应中国向英属印度出兵,向孟加拉发动了攻势。跟缅甸的协议是,许诺将以布拉马普特拉河为界,以东的孟加拉割让给缅甸。
此时的缅甸是一个国土面积相当庞大的国家,不但包含后世的缅甸全境,而且还控制着阿萨姆地区(包括后世印度的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曼尼普尔邦和那加兰邦)。
如果这次战争后,又夺取相当于后世孟加拉国一半,现在的孟加拉邦三分之一强的国土,面积将会是后世缅甸的两倍。
尤其是将孟加拉的一部分划入缅甸,又会让缅甸的人口大大增加,孟加拉人口众多,在英国统治下,1770年第一次饥荒的时候,就有1000万人饿死,1783年又爆发了一次饥荒,但四十多年过去,总人口依然恢复到了3000万以上,周琅决定交给缅甸的孟加拉土地占孟加拉邦的三分之一,这会让总人口还不到500万的贡榜王朝人口增长到1500万人以上。
这样的缅甸将会成为南亚地区一个超级大国,难道中国就不担心这个属国失控吗?
中国正规軍队进入克里米亚作战,现在的中国陆军跟过去也不一样了,拿破仑战争后,按照法军模式进行了充足。
苟全因祸得福,反而得到了高升,他打造的軍队,跟传统軍队最大的差别在精神层面。他在军中拼命宣传民族主义,忠诚和荣耀等现代軍队思想,然后他得到高升,这让一批老军官颇为不满,嘲讽苟全是靠着没有底线的巴结皇帝爬上去的,洪九指等一批老军官,他们也自认为忠心耿耿,但表示自己做不出那种完全不顾脸面的事情。
苟全组建的新军,则看不起旧军队那种死气沉沉的僵化思想,认为缺乏活力和进取心,称他们只是一群当兵吃粮的行尸走肉。
新军战胜了旧军,跟俄国战后,周琅授命苟全全面改组軍队,恰好那时候军校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所有军官都可以接受军校教育,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旧军队的番号还在,可是组织思想已经完全不同,因为苟全那一套法国式陆军思想,正军校中最先得到推广,随着一批批军校毕业的军官进入旧軍队,替换掉一个个退伍军官,整个軍队的组织思想在十年内彻底的转变了。
最早跟随周琅起兵的那一群老人,除了马大雷还是帅营统帅之外,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軍队,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赵文、洪九指等人全部获封公爵,成为帝国权贵,但軍队中已经没有了他们的立足之地,连苟全都不再担任军职,而是以军校校长的身份,负责培训一代一代的新时代军官。
新一代的高级将领们,是年富力强的黄求还等人,中国现役的战兵军,保持在十三个军,兵种则比过去多了一个射击軍,装备线膛步枪,负责精确射杀有价值目标,没有单独成军,而是分散在各个营中。
作为皇帝禁卫军的帅营,也扩编到了三个军,一个骑兵军,一个炮兵军,一个射击兵军,骑兵一水的胸甲骑兵,射击兵则全部装备线膛步枪,炮兵家则主要是重炮,就是将当年独立的炮兵军纳入了帅营统辖。
新的组建方式,让一个战兵军的人数增大到了15000人,战兵部队总兵力总计23万人,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一只相当庞大的軍队,但对中国来说,还是显得过于袖珍了。但因为如此袖珍,让兵员选择到军官培训,都非常优秀,武器装备更是精良,无论是火力还是技战术水平,都绝不输给欧洲任何国家的軍队,就是训练最严格的普鲁士軍队,也可以相比。
而且在一些领域中,甚至比欧洲軍队的建军思路更先进,比如医院制度,目前的医院系统、后勤补给系统,以及工程系统加起来,人数高达10万人,这些辅助系统对战兵战斗力的保障是巨大的。最早是周琅提出的设想,然后由軍队在长期作战中摸索优化形成的。
别的不敢说,至少在軍队建设和管理思想上,周琅坚信自己的軍队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前列,不是可以跟欧洲軍队比拟,而是超越欧洲軍队。
这才是他敢于压上跟英国进行全面争霸的原因,尽管争霸这时候进行,还是有些突兀,但由于俄国的请求调停,到最后英国人的拒绝,周琅决定抓住机会全力压上,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就不太可能碰到这样的良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