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打了四年,虽然有中国的财政支持,但俄国确实坚持不下去了,他们过去严重依赖波罗的海贸易,可这四年中,港口被英国封锁,各项产业凋敝,过去英国把持的俄国中低端纺织品市场,现在已经全被中国产品占据,过去可以大量向英国出口的铁、谷物和木材等商品,中国却并不需要。
从中国借来的钱转手就送了回去,换成了各种商品,甚至还无法弥补差额,黄金持续向中国流失,金融市场混乱,生产萎缩,已经又开始出现农奴暴动等等现象,如果再不结束战争,俄国就要崩溃了。
可在这种不利条件下跟英法奥等列强和谈,俄国知道他们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奥地利已经跟英法达成协议,将多瑙河下游全都纳入奥地利势力范围,克里米亚半岛至少会交给英法共管,以后俄国在黑海将彻底失去话语权,而这是俄国目前最好的出海口,唯一的不冻港。
英法已经多次转达过和平条件,允许俄国保留比萨拉比亚,以及大部分黑海东岸领土,但失去塞瓦索托波尔,但以后不得在黑海保持海军,这等于绝了俄国冲出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可能,是俄国无法接受的。
让中国欧洲公司卷入战争,未必能将整个中国卷进来,但至少让中国的利益卷了进来,那么中国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俄国也不希望中国在地中海扩张过度,所以他希望的是,中国人可以介入调停。
以中国目前的国力和影响力,她的调停更容易让英法接受一份对俄国相对宽容的条约,所以俄国在欧洲公司介入之后,立刻跟欧洲公司取得联系。
他们提出结盟的提议,互相支持对方的在欧洲的利益。俄国支持欧洲公司取得克里特岛并将希腊划入势力范围,他希望欧洲公司可以支持俄国商船在土耳其海峡自由通航,俄国人表示,土耳其海峡自由通航,将带给欧洲公司在黑海贸易上巨大的利益。
这算盘打的很精,希腊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土耳其海峡出海口,让中国的商业特许公司控制这里,比英法控制这里对俄国更友好,同时这也是巨大的利益,相信致力于扩大欧洲贸易的欧洲公司绝不愿意错过。
但欧洲公司很谨慎,他们已经跟埃及达成了协议,将会派舰队帮助埃及从希腊撤军,以免数万埃军精锐葬送在希腊,也获得了埃及支持他们得到克里特岛的要求,奥斯曼帝国在英法的支持下虽然拒绝了,可是欧洲公司的舰队登陆了克里特岛,往这里派了三万多南非雇佣兵。
这些奴隶帝国的强壮黑人部队,虽然步兵技术稍弱,可是骑兵很厉害,配上胸甲的黑人穷家骑兵冲锋,让奥斯曼帝国第一次感受到来自黑非洲内部涌动的热情。至于步兵,则是来自中国的移民组成的步兵方阵,其中的军官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罪犯,通过组织补奴队成为奴隶贩子,通过跟非洲黑人的战斗锻炼了军事指挥能力。炮兵则是欧洲公司自己提供的,欧洲公司有庞大的舰队,不可能没有懂得操炮的士兵。
俄国付出的代价并不高,但对满清来说很有价值。
他们表示愿意将高加索山脉以南的格鲁吉亚等地割让给大清帝国。
对俄国来说,这篇高加索山脉领土,不过是南进的基地,经济价值在石油开采前很低,南进现在则由于大清帝国的出现而阻断,因此丢弃十几年前从恺加王朝手里抢来的高加索以南领土并不心疼。
但对满清来说,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对于俄国,满清太了解了,一直都认为这是一个强国,嘉庆时期,更是派遣了大量军官去俄国的軍校学校,可以说,如今满清的一整套步骑炮协同作战的方式,就是从俄国引入的。军事工业体系,也是从俄国引入的。从伊犁时代起,双方就保持了长久良好的关系,主要是俄国希望扶持满清阻挡中国进入中亚。后来随着中国联系击败满清和俄国,满清西迁进入中亚腹地,俄国丢掉了对哈萨克的控制权,两国成为不接壤的国家,这才断了联系。
占领了波斯之后,满清再次开始跟俄国直接接壤。两国的西北方是中国控制的哈萨克草原,里海方面则有控制着咸海到里海一带的希瓦汗国阻隔,就只有在高加索山脉地区接壤。可是原本可以作为两国天然屏障的,从黑海一直延伸到厉害的高加索山脉,却因为波斯的虚弱,被俄国从波斯手里夺走。在满清看来,恺加王朝割让高加索山脉一带领土,犹如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一样,让波斯的整体防御出现了漏洞。
满清一直都很忌惮俄国,他们的军事制度是从俄国学来的,他们知道俄国很强大,更知道俄国人喜欢扩张,所以对俄国的忌惮还在中国之上。俄国吞并高加索山脉之后,双方基本上以阿拉斯河为界,但这条平坦的流入里海的河流,根本无法阻挡俄国南下。让满清北方防御无险可守,吞并波斯之后,道光就开始为这种不利状态担忧。
俄国人愿意放弃高加索以南的格鲁吉亚,这对满清来说是一个最有利的消息。
为此他们可以跟强大的俄国结盟,对抗不那么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更何况还有中国欧洲公司提供军费支持,这种情况下,道光如果还不同意,他就不是温和,而是懦弱了。
至于英国的威胁,道光并不看在眼里,从洋人哪里得到的情报,他知道即便是在欧洲,英国的马步兵也打不过俄国马步兵,英夷长于海战,拙于陆战。至于海战,确实是大清的弱点,但英国人不可能把战舰开到波斯高原上来。
欧洲公司打听到这些情况之后,感到十分奇怪,俄国为什么要拉满清参战?在欧洲公司看来,俄国人的失败已经注定,他们在黑海注定要面临收缩的局面。这次战争的主力是英法奥三国,满清参不参战,最多只能影响到奥斯曼帝国,对俄国失败的大局无补。
但俄国的行为也能理解,根据目前的形势,俄国在各条战线的情况都不顺利,高加索地区跟奥斯曼帝国的战斗虽然一直占据了优势,但也只能保住东亚美尼亚,多瑙河河口地带,已经被奥地利帝国海陆军攻占,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决战,英法奥斯曼联军已经围困了俄军一年多,丢失是迟早的事情,听说英法有意让克里米亚半岛国际化,奥斯曼帝国希望恢复克里米亚汗国,无论那种结果,俄国都会失去对这里的控制权,然后在黑海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