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节 两个打手(2)

目前战争已经进入尾声,俄国人控制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已经岌岌可危。奥斯曼帝国是英法的重要盟友,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炮灰,如果奥斯曼帝国后方受到满清帝国袭击,他们必然失败,失去这样一个炮灰存在,他们就不得不跟俄国人直接消耗,那时候英法联军的伤亡将是现在的数倍。

英国人的视野是全球的,他们不止看到了中国欧洲公司在波斯的活动,还确定欧洲公司已经跟南非的奴隶帝国达成了协议。

南非帝国从非洲,满清帝国从亚洲,同时向老大帝国奥斯曼进攻的话,这个疲弱的帝国很难抵抗。

奥斯曼帝国失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除了要让英法直接跟俄国正面对抗之外,英国更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欧洲公司将通过这场战争,大大加强在欧洲的影响力。

尤其是通过支持南非帝国北上跟埃及争雄,让欧洲公司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更加强力,那更让英国人担心。

可是非洲帝国一向跟非洲公司保持紧密关系,作为一个奴隶制帝国,他们竟然对白人国家还颇多歧视,这让英国人很不理解,但却经过尝试后确信,非洲公司是无法拉拢的。

而且非洲公司北上,主要是跟奥斯曼帝国的盟友埃及对抗,并不能直接对奥斯曼帝国产生压力,所以占领了波斯的满清帝国才是最关键的。

于是英国人在波斯开始了密集的外交行动,他们提出可以将过去给波斯的军事援助从十五万英镑提高到四十万英镑,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满清帝国放弃对奥斯曼帝国的行动,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

如果满清帝国拒绝,那就是跟大英帝国为敌,大英帝国不但会取消所有的援助,而且会保留报复的权力。

英国人的威逼利诱,不但没能让身在安集延的道光屈服,反而产生了厌恶,他可以容忍中原王朝站在高出俯视大清,可连西方的蛮夷国家都敢威逼大清,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不但将继续派兵威慑,而且通知欧洲公司的代表,他们确定将进兵奥斯曼帝国。

可真的只是因为对英国人的态度不满吗?

此时欧洲公司发现,俄国的使者也悄然出现在了安集延!

欧洲公司向满清帝国提出军事合作,他们支持满清帝国向两河流域扩张,而他们的要求只是在两河流域建立几个商业基地。

道光并不是一个热衷于扩张的君主,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到外界变化的推动,他没有康熙那样的雄才大略,也没有乾隆那样的好大喜功,维系宗族宗庙是他最大的心态,他的所有出发点都围绕在维系统治上。

他才刚刚吞并波斯,跟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冲突。之前的波斯在萨法维王朝时代,跟奥斯曼帝国争夺过两河流域,但恺加王朝并没有这个能力,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两河流域,他们只保住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南部,而且还被俄国夺走。

对两河流域没有野心的道光,反倒是更关心俄国,他并不想从俄国手里收复波斯旧土,毕竟对波斯来说,满清王朝也是一个外来者,是一个来自中亚的征服者,他只是担心俄国人会不会继续向南扩张。

欧洲公司向道光描述了两河流域的富饶,相比波斯,哪里简直就是天堂。波斯的土地只能用贫瘠形容,而两河流域在西方传说中,一直都是流淌着奶油和蜂蜜的地方。他告诉道光,两河流域相当于中国的黄河、长江,占有哪里,才有足够的空间纵横捭阖。

道光有些心动了,他最近也翻看了手下翻译过来的波斯史册,他发现,波斯人强盛的时候,一定会占有两河流域,而波斯人衰落的时候,敌人大多数都是从两河流域打过来的。

出于防卫的目的,占领两河流域和相当必要。现在奥斯曼帝国又被俄国打击的很惨,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时候。

但道光还是犹豫不决,他手下不缺少能征善战的勇士,不管是蒙古八旗,还是新政府的阿富汗等地的游牧部落,都拥有骁勇善战的勇士,这些人已经被他组织了起来,训练出了相当强大的骑兵部队,问题是满清经济十分困难。

农牧经济基础的政权,无法进行持久战,之前镇压波斯人的宗教战争,已经耗光了嘉庆依赖积攒的家底,如今又要跟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开战,道光觉得打不起。

欧洲公司告诉道光,不需要真的出兵,只需要做出威慑,然后可以通过谈判夺取领土。至于军事行动的军费,欧洲公司大包大揽,愿意提供十万人的军需物资,和半年的军饷。

这就真的很有诱惑力了,哪怕不打仗,现在满清也必须维持十万以上的职业軍队,因为统治的地区始终不太稳定,总有一些部落妄图反叛,尤其是阿富汗的部落,今天是你忠诚的外藩,明天就有可能突袭你的城池,理由千奇百怪,受到了屈辱有之,发生了冲突有之,甚至有时候集市上被汉八旗的商贾欺诈,都有可能引起一场游牧部落的劫掠行动。

波斯这里的情况倒是稳定下来,波斯人的反抗十分顽强和惨烈,可是一旦驯服,就跟汉人一样,十分顺从。甚至比汉人更加顺从,毕竟对波斯人来说,被外来势力统治,已经成了习惯,这一点上他们甚至比印度人尤甚。

于是双方达成协议,满清帝国将派十万大军陈兵边境,欧洲公司提供全部的武器装备,以及半年的军费。至于是不是要真正开战,则由双方协商。

就在欧洲公司在波斯活动的时候,英国人也注意到了这里。老实说中亚新兴的八旗帝国,已经被英国和俄国研究了很多年。这个帝国跟传统的游牧部族完全不同,刚刚进入这一地区,就是以国家的形态出现的,有稳定成熟的中央集权制度,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比当地的游牧部族高一筹,而且他们对统治和融合游牧部族很有一套。

随着八旗帝国的重新复兴,俄国和英国都跟他们建立过联系,双方的目的都很一致,俄国试图利用八旗帝国对抗中国,英国则是后来才跟八旗帝国产生联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对抗中国,希望八旗帝国能向中国公司控制的印度西部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