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节 不作不死拿破仑(3)

拿破仑勃然大怒,把自己的三角帽扔在地上,大声吼道:“你不是一个军人,你们没有士兵的灵魂,而我有士兵的灵魂。你们不是住在军营里,你们不习惯于在必要的时候轻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而对我来说,20万人算得了什么?法国人,也就是那些你在这里想保全他们生命的法国人,是不会十分抱怨我的。确实,我在俄国损失了20万人,其中有10万人是优秀的法国士兵,我确实是非常惋惜他们的。至于其余的人,那都是意大利人、波兰人、德意志人。”

梅特涅仍然坚持自己所提出的条件,拿破仑怒不可遏,疯狂地叫道:“啊,你还要坚持!你说说,英国给了你多少钱,让你扮演这个角色来反对我?好吧,让战争爆发吧!再见吧,我们在维也纳再见吧!”

梅特涅毫无结果地走出会谈大厅,他对等候在门外的贝尔蒂埃说:“我向您发誓,你的君主丧失了理智!”

就这样拿破仑把奥地利比如了反法联盟一方,他减少了15兵力的盟友,增添了15万兵力的敌人。

同时英国人大把撒钱,又把瑞典拉入了反法阵营。

反法联军还根据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的建议,沙皇亚历山大将被拿破仑逐出法国的法国名将莫罗将军请来。莫罗将军在拿破仑手下作战多年,非常熟悉拿破仑的作战方法。

他来到联军军营后,给亚历山大的第一个劝告就是:“不要进攻拿破仑本人所在的那部分军队,只去进攻元帅们。”

之后反法联军制定了对拿破仑作战的新战术:无论在何种环境之下,都不冒险单独与拿破仑亲自率领的主力交战;若在战场上单独与拿破仑亲自率领的主力遭遇,就应立即退却,一直等到联军兵力集中之后再来作战。

奥地利虽然认为拿破仑可能又会胜利,所以希望加入拿破仑一方。

此时奥地利的势力十分雄厚,普鲁士加入反法联盟只能提供8万兵力,俄国只能排除15万兵力,而奥地利此时就拥兵15万,可以说如果得到奥地利的结盟,拿破仑将轻易粉碎这次反法联盟的进攻。

但他对自己的胜利充满信心,不需要奥地利的力量,于是继续追击反法联军,在德累斯顿以东约40公里包岑,双方再次爆发大战。

拿破仑这一次又获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法军伤亡2万余人。拿破仑决定乘胜追击,直接进入柏林,联军且战且退。5月22日,法军在格里茨附近击溃了退却中的联军后卫部队。

在这次战斗中,拿破仑手下重要将领,迪罗克元帅中弹身亡,这一噩耗极大地震动了拿破仑。他坐在帐篷外的一张小凳上,耷拉着脑袋,双手合在一起,一声不吭地沉思了很久,迪罗克临死前所说的那句“希望皇帝取得胜利,签订和约”的话影响了他。此时奥地利一直试图调停双方的战争,在拿破仑受到不下战死影响的心境下,答应了奥地利的调停。

法、俄、普三国接受了梅特涅策划的奥地利调停建议,签订了停战协议。

拿破仑也认识到这个时候签订停战协定有点冒险,他在签约后1小时说:“如果盟国对协议不怀诚意,这次停火对我们将是致命的。”

其实,奥地利既不希望拿破仑彻底战胜联军,也不希望联军彻底战胜拿破仑,因为奥地利明白沙皇亚历山大同拿破仑一样有称霸欧洲的野心,而且跟他们在奥斯曼和波兰、乌克兰问题上都存在争端。

奥地利只想借调停机会,以自己十五万大军做为后盾,迫使拿破仑作些让步,为自己谋得一点好处。现在拿破仑损失颇多,也许该考虑一下奥地利的结盟条件了。

于是,停火之后,梅特涅亲自到德累斯顿去见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