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节 不作不死拿破仑(2)

另外拿破仑的大炮质量下降的厉害,主要是赶工的原因影响,尤其是炮弹质量非常差。拿破仑甚至直接写信给他的军政部长说:“在最近的会战中,我们的炮弹有二分之一以上都不爆炸,这使我极为恼怒。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一位炮兵总监把这样不能使用的弹药送到战场上来;应该依照军法予以处决。”

但明明发现了这些缺点,拿破仑依然对自己的胜利无比艰辛,至于俄国,他觉得自己是白给了天气,是缪拉指挥不利,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而不是他的。

由于时间仓促,軍队装备都不齐全,最优良的大炮要么丢在了俄罗斯,要么丢在了西班牙。参谋部大大减员,救护和管理系统漏洞百出。

皇帝看到了这些缺陷,但他没有根据这些缺陷计算他的軍队的战斗力,反而从这支残缺的军队回忆起往昔的辉煌。

他回想起当年刚刚接管了一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军队,法国革命政府要他远征意大利,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率领这只乞丐軍队越过高山,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富庶的北意大利,从哪里改善了武装。

如今,已是17年过去了,他突然抖擞精神,豪迈的说道:“我将作为波拿巴将军来指挥这场战争。”

如果说能力不足,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也就罢了,可明明拿破仑能够精明的看到軍队的任何缺陷,但却依然对自己的胜利毫不怀疑,这种精神状态太过神奇。

也让他错失了真正胜利的机会。

因为就在他答应了吕岑会战之后,奥地利找上门来希望结盟。

何止是拿破仑对自己的胜利坚信不移,整个欧洲都迷信拿破仑的武力,不然拿破仑凭什么让那群新兵冲锋陷阵,是因为年轻的士兵对他们的胜利坚信不移,所以才士气高涨,勇往直前。

奥地利人也觉得拿破仑还会赢,所以把赌注压在拿破仑身上,但他们需要获得回报。

奥地利皇告诉拿破仑,如果他撤销华沙大公国,放弃1811年并入法国版图的领土,并把伊利里亚和同意大利接壤的大部分边境地区归还给奥地利,奥地利愿意同法国结盟。

拿破仑严辞拒绝了这些条件,他说:“我不要你们的武装调停,你们想混水摸鱼。靠洒玫瑰水是不可能得到新的省份的。你们第一步是向我要伊利里亚,然后就要威尼斯省,然后是米兰地方,然后是托斯卡那,这终于会使我与你们作战的。最好是现在就开始吧。是的,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土地,那你们必须流血。”

拿破仑的傲慢态度,不但把奥地利这个可能的盟友拒之门外,还可能会把他们推向反法联盟那一边。

跟普鲁士一样,在拿破仑兵败,奥地利也迅速跟俄国进行谈判,同俄国人停火,寻求与萨克森、巴伐利亚、甚至与拿破仑的弟弟,甚为威斯特伐利亚威斯特伐利亚国王热罗姆缔结协议。然后把军队撤回到奥地利境内,之后向拿破仑解释说,这么做是为拿破仑的下一次远征积蓄力量。

奥地利跟普鲁士一样惧怕拿破仑,在做保存自己势力的同时,还害怕拿破仑的报复,特意编造理由。

而且奥地利不像普鲁士,奥地利虽然一次次失败,但奥地利是一个大国,奥地利的强大靠的不是普鲁士那样的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靠的是雄厚的综合国力。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历史上比任何一个君主家族都显赫,曾经统治了巅峰时期的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地,险些一统欧洲,要不是恰好碰上了宏图大志的路易十四,恐怕法国也早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了。

尽管被法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失去了号令德意志诸邦国的旗帜,可奥地利本身作为一个邦国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可不是后世的内陆小国奥地利,而是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部分波兰、部分乌克兰和南斯拉夫在内的一个大帝国。

在欧洲,人口第一的是三千多万的俄罗斯,法国以两千多万排在第二,奥地利的人口其实跟法国差不多,也是两千多万,排在第三名。正因为有数量众多的人口,奥地利才能一次一次在拿破仑的打击下恢复兵力。

因此拿破仑不应该得罪奥地利,甚至在奥地利还惧怕他的时候,有希望把奥地利拉到自己一边。

奥地利也确实希望站在拿破仑一边,因为他们总觉得拿破仑的赢面更大,似乎拿破仑这个名号已经跟胜利划上了等号。

可惜的是,拿破仑没有在拉拢奥地利这个强国方面下足功夫,他似乎已经习惯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战斗。

普鲁士是俄国逼迫着加入反法同盟的,在兵临城下的时候,俄国人还愿意将东普鲁士交还给普鲁士来拉拢普鲁士参战,换取普鲁士提供8万軍队,拿破仑却对奥地利很不屑一顾。

当然拿破仑有他的底气,之所以普鲁士、奥地利和德意志邦国还拼命讨好从俄国败退的拿破仑,因为法国的军事体系还没有打烂,这些年法国一直在境外作战,法国的生产体系保持完好,法国人口众多,有足够的实力组建新的軍队,至少比普鲁士等小国更能经得起失败。

拿破仑在几个星期之内就组建了50万大军,也确实证明了这些小国的判断是对的。

可实际上,拿破仑还是太高估自己的力量了,他损失了太多的老兵,法国人口众多,可是法国已经跟欧洲消耗了二十多年,人力资源其实已经枯竭。

回到巴黎之后,拿破仑一边封锁失败的消息,一边努力组建新的军团。他打开法国的人口名册发现,1813年度适合的兵员只有14万人,剩下的人数向何处征集呢?

拿破仑通过各种方式来筹集兵员,首先他宣布组建不受年龄限制的国民自卫队,组织然后从法国的属地(征服的意大利、荷兰等地)征召8万士兵,再额外征召10万最高服役年限的士兵,同时提前一年招募明年的适龄青年。

他还想尽办法从其他地方筹集兵员,为此他迫使对拿破仑获胜十分迷信的缪拉站在他这一边,拉拢了那不勒斯国王缪拉统帅的意大利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