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条件很快就跟嘉庆谈好,尽量满足了嘉庆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嘉庆不放心大周,要求他们可以携带武器,周琅答应了。嘉庆还要求出海前去祭拜一次皇陵,周琅也答应了。嘉庆要求带走他们逸散在各地的家眷,周琅同样代英了。
嘉庆的要求其实也不过分,无非是希望获得安全感,希望团聚而已。过分的要求他们并没有提,因为让他们去其他地方建国,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了。
至于流放的地方,使者为了让这些地理知识贫乏的满清文武能够明白,告诉他们是去昆仑奴国,他们知道有昆仑奴,也就是黑人奴隶,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家庭中就有。一度广州的富商们也喜欢用黑人奴隶装点门面,结果被禁止了。
使者还向嘉庆他们描述了一下黑人的状况,告诉他们是茹毛饮血的一群人。
如果是告诉汉人百姓,可能就把人吓到了,不敢去了。
但满清君臣太明白茹毛饮血是什么情况了,不但不可怕,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黑龙江一带的部落他们也用茹毛饮血形容,还不是在有组织的八旗軍队面前只能乖乖提供兵员。
至于周琅让他们去昆仑奴的国土上重建大清,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图谋,嘉庆不知道,但这是他不多的选择,要么死,然后大清国灭,要么去闯一闯,大清还有可能存续。
可为了不被周琅坑害,嘉庆还是小心翼翼的提了一个稍微过分的要求,他们要先派一批人去立足,等这些人的消息传回来后,他们才会陆续前往,在之前,大周必须允许他们继续留在伊犁。
这个条件周琅考虑一番后,也同意了,毕竟一次把这些人都送去,那等于要他们死,而且还得为他们提供全部的物资,成本太大。
周琅告诉他们,他们可以陆续前往,但大周只负责提供三年的给养,根据他们派去的人数提供,三年一过,就会断绝援助,他们得自食其力。这就逼迫他们必须在三年内尽量派更多人过去,建立起为所有人提供生存物资的生产力。
为了防止嘉庆他们抱有外联俄国,继续窃据伊犁的幻想,周琅告诉他们,一年之后,无论他们能否成功在昆仑奴国建立根基,大周都会进入伊犁,接管这里的防务,可以继续准许他们居住,但必须交出武器。
这些条件嘉庆不想答应,可大周使者表示这只是传达皇帝的旨意,没有商量的余地。
于是第二年冬季,第一批八旗移民就出航了。
周琅提出的保留满清宗庙的办法很简单,让嘉庆带着愿意跟随他的人移民,去其他地方再建一个大清国。
这样满清的宗庙仍在,满清的社稷仍在,他的祖先还可以吃到孝子贤孙奉献的血食。
其实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嘉庆只需要一个理由罢了,一个可以活下去的强力理由。
不然他这种亡国之君,真的很难说服自己苟活于世。
所以他等于是像陈周全一样,被流放了,还甘之如饴,以为自己是去开辟新的基业。
跟陈周全流放的地方不一样,周琅并没有把嘉庆流放到北美去,而是直接把他们送去非洲,去帮助非洲黑兄弟提高文化。
满清君臣并不落后,至少跟同时代的中国人相比,他们都是受过传统教育的知识阶层,比非洲的文化发展水平要高很多。
至于满清君臣能否在狂野的非洲大路上,建立一个黑八旗帝国,周琅就不关心了。反正这些汉化的满人,不管怎么说都代表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他们开辟的土地,如果有价值,将来也会为中国人所用。
陈周全去北美殖民的伤亡太大了,与其让这些满汉文武在战争中被杀,不如让他们去殖民开拓去。
另外嘉庆活着离开中国,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每每朝代更替,都有一群人装出一副怀念故国的模样,整天无所事事,还阴阳怪气的嘲讽当朝,影响和谐。让嘉庆活着离开中国,去非洲。然后就有足够的强力理由告诉那些遗老遗少,既然终于你们的皇帝,那就去移民吧,打开国门欢迎你们去忠君。
另外现在通过舆论宣传,已经将辫子跟满清的关系跟国民讲清楚了,还是有很多人不肯剪辫子,一些愚民逼急了就说他们就是为大清守忠又如何?现在好了,你家的皇帝没死,人家去其他地方建设大清去了,忠臣孝子们,你们的皇帝呼唤你,去吧。
相信这些嘴炮效忠的人,会很快烟消云散,因为没几个人会为了那嘴上的忠诚,背井离乡。
这些都是小事,一群嘴炮党,在任何时代都成不了事,周琅关心的还是现实利益问题。
他让嘉庆活着,费尽力气送他去开拓殖民地,当然是希望他能成功。
而且付出的代价,要尽可能换取更丰厚的回报。周琅相信,陈周全去气候宜人的美洲,都有一般的死亡率,这些八旗子弟在严酷的非洲大陆上,能活到第二年的,恐怕不会超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