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东印度公司的结盟,是周琅提出来的,他认为这是各取所需。
所以谈判的双方都是很有诚意的,可有诚意不代表没有分歧,因此谈得成谈不成,还真的不好说。
东印度公司对厦门的地理位置和茶叶出口的前景十分看好,傻子都知道,从武夷山走税率一直到厦门,成本绝对比翻越武夷山,经过江西抵达广东要低。
运费低了,那么茶叶价格自然就低,收购价格低了,利润空间就大了。
要不是清政府的愚蠢政策,东印度公司早就想在厦门贸易了,现在好了,周琅占据了厦门,那么就不需要经过清政府,可以在厦门设立商栈了。
周琅给的政策也很开放,并不拒绝任何国家的商人来此贸易。
可东印度公司想要更大的优惠,他们想要特权,他们习惯了利用特权挣钱。
也就是说,东印度公司想垄断厦门的茶叶贸易。
这点周琅是无法接受的,让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叶贸易,周琅吃什么。
但给予英国人一定的贸易优惠是可以的,根据魏连理从广州收集到的最近几年的商业情报,周琅发现,除了英国人之外,其他国家的贸易量都在减小。
一个原因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爆发了革命,不仅让法国权贵阶层遭到了近乎清洗一般的遭遇,权贵阶层又是奢侈品贸易最大的消费市场,法国市场的消失,不但影响了法国商船,而且许多以法国为转口贸易对象的国家,也削减了开往东方的商船。另外欧洲大陆国家也先后卷入反法战争的漩涡,影响了他们向外派遣商船的能力。
另一个原因则是英国自身实力的增强,英国已经取代了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成为欧洲第一大商船队拥有国,至于英国本国市场,由于英国人的航海法令保护,那是留给英国商船队的,其他国家只能通过走私向英国转口,走私毕竟是不确定的贸易,很难扩大规模。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刚刚建国的美国人,急切的希望打开海外市场,通过贸易攫取财富,虽然美国过去的主要转口贸易对象也是法国,但美国拥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国内市场,加上由于美国松散的政治结构,联邦政府很难向各州征税,关税成为联邦最大的税源,因此美国联邦极为鼓励贸易,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可以带来关税的增加。
美国人的迫切体现在,他们刚刚独立建国五个月,就向中国派遣了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