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成……成功了?!”

这时,白河随手拿过一根棍子,然后将棍子从“入口”这边戳了进去,然后很诡异的一幕就出现了——棍子不见了。

肉眼可见的,“出口”那边也出现了类似的波动,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冒出来似的,可是偏偏这根棍子就是不见了,就好像被“入口”吃掉了一般,

白河仔细看了看“出口”,却发现并非全无动静的——在桌子上,赫然多了一些木屑。只有很少、很少的一丁点,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忽略。

白河看着这些木屑,很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在实验开始之前,木屑是不存在的,这一点他十分确定。但问题是……明明自己捅进去的是木棍,为什么出来的是木屑呢?

是真的被入口吃掉了吐出残渣来吗?

还是木棍在空间穿越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差错?

芥子袋的空间相当稳定,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完全没变化的,为什么做成了传送阵就变成了这样?

正想着,庄梦蝶不知何时跑了进来,说了一句:“你换个东西试试?”

“嗯?”白河愣了一下。

“比如说遮天剑。”庄梦蝶补充了一句。

“你的意思是……”

“你试试便知。”

白河想了想,点点头道:“也好……”

遮天剑本来就是圣后的随身兵器,后来经过圣后用神雷淬炼,早已具有“万劫不磨”的特质,用来做实验的话,是怎么也弄不坏的。

“圆儿,去我房里把黄纸伞拿过来!”一声大喊,遮天伞很快送到了手里。白河如法炮制,终于……

他见到遮天剑完好无损的从“出口”阵法冒了出来。

很诡异!

很不可思议!

但偏偏就是发生了!

明明是并排的摆放的两个法阵,中间并不相连,可是从入口进去的遮天剑,却真的从出口出来了!

这就是意味着……

“成……成功了?!”又试了几次,白河的心肝尖都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一年啊!

足足一年了啊!

在这个连放个水也会马上冻成冰棍的鬼地方足足隐居了一年,夜以继日的研究,废寝忘食的琢磨,呕心沥血的实验,如今终于成功了吗?

“只能说成功了一半吧,至少……你说的传送功能,这法阵的确是具备了。”

庄梦蝶打了个哈欠,“但是,因为是撕裂法阵,所以内里的空间也变得极不稳定。传送遮天剑当然没事,但想传送个人么……喏,那棍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条懒鱼好歹也是个元婴级别的高手,以他如今的境界,已经初步触及“空间”的门槛,所以他的话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白河之所以带他一起来北冥,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要参考他的意见。

“我知道,我知道……”白河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突破性的重大进展!

随后他很快冷静了下来,实验继续。

白河的思路是很清晰的。

传送阵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是快,这头进,那头出,完全没有“在路上”的概念;二是无视距离,不然怎么叫做“传送”呢?

如今,快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无视距离也已经做到了,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验证这传送阵到底能无视多长的距离了。

说直白点,就是传送距离。

只有在确定了传送距离的前提下,才能继续下一步:稳定空间。

当空间稳定到足以让人类也可以通过了——尤其是普通人,最后才是研究进、出口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多个出、入口之间的交叉感应等等,而不再局限于“一对一”。

到那时,传送网络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晴儿!”

喊来二小姐,白河仔细交代了几句,然后二小姐就带着“出口”出门去了。

一出门她就直接向南飞。

一直飞了一个时辰,飞了足足一千里路,才寻了一个山头停了下来。

这边白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再一次启动阵法,然后果断地、毫不犹豫地将遮天伞直接丢了进去,然后耐心等待。

又过了一时辰,二小姐的身影俏生生的出现了在实验室门口。

而她的手中,除了带去的“出口”之外,还握着一把伞。

遮天伞。

北冥南岸方圆千里生人勿近,除了少数境界高强的强者,比如千年前的庄周,当今的李白等,极少有人来过。

主要是因为人们进不来。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地上爬的……各种异兽,四周全是。

天地灵气复苏之前,它们还是异兽。而灵气复苏之后,更是出现了许多灵兽,凶兽,全是庄梦蝶的小弟。

没有他的允许,和尚都不敢来这里念经。

而如今,在天池湖畔某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却出现了一座精致的庄院。

这座庄院,还是当初小七送白河过来的时候顺手建造的,作为白河的暂居之所,免得风餐露宿。要是让白河自己动手,指不定会弄出个牛棚来。

院内除了照顾起居的小萝莉之外,一个外人都没有。就连北冥之主庄梦蝶,也是住在湖中,而不是院里。

小院的四周,已经清出数亩大小的一大片菜园,密密麻麻地种着的全是芥子,这要是让外人见到,口水肯定会流到北冥水位上涨。

这一片“菜园”的芥子产量,几乎比得上大周一年总产量了——这是一笔巨大到难以想象的利润。

而在小院背后的更远处,还有更大数倍的一片菜地。

小萝莉坐在边上,手里拿着个小小的罗盘,操控着上百机关傀儡在地里忙碌着。

时隔两年多,当年的小丫头身子骨也长开了,宛如一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很有小家碧玉的味道。

嗯,少爷说这些都是芥子储备,只要传送阵研究成功,就可以第一时间大规模建造,遍布世界各地。当然了,他还说那是挺长远的事,可以慢慢来,不急。

除了菜地,庄院的周边和内部还点缀着许多火灵棉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花草,花花绿绿的,甚是别致。

门前是绿水。

背后是青山。

一座小院,颇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滋味。

“少爷,二小姐,回来啦?”见白河二人回到,小萝莉叫了一声。

“嗯,做好饭了没?”白河点点头。

“我这就去弄。”小萝莉放下罗盘,甜甜一笑,跑了回去。

讲道理,二小姐是不用吃饭的,小萝莉也是不用吃饭的,或者说很少吃,主要是白河。毕竟是凡人的体质,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

菜是自种的芥菜。

鱼是在庄梦蝶的驱使下自己送上门来的肥鱼,白河叫不出名字,但是很好吃,肉质鲜美,口感一流。

另外还有些同样叫不出名的兽肉。

小萝莉厨艺极佳,三两下就弄出了一桌很简单的家常便饭来。三菜一汤,有荤有素,有鱼有肉。白河吃得有滋有味,二小姐和小萝莉在旁边看着他吃,也看得有滋有味。

饭后,白河放下碗就一头扑进了实验室。

芥子,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

它出自佛教用语:芥子纳须弥。意思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人们常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白河本以为,芥子也好,须弥也好,那都是比喻词,形容极小或者极大的物体。但没想到,所谓的“芥子”居然真有其物,而且是前世常吃的芥菜子。而须弥山,在吐蕃那边也是著名的“神山”,地位就跟突厥人眼中的大雪山差不多。

大周人常用的空间袋,多数就是来自吐蕃。

通常,人们更习惯称之为芥子袋,效果虽然没有“芥子纳须弥”那么夸张,但也十分方便。

芥菜的本身,除了能吃以及生长困难这两个特点之外,就没别的亮点了,平淡无奇。但是它所孕育的芥子,却是难得一见的空间材料,本身就具有扭曲空间的特质。

白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芥子晒干之后,混合其他材料编织成线,然后做成一根绳子。把绳子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环,大概手腕大小,然后再用这个绳环去套其他的东西,比如木桩,结果双手合抱粗的木桩都能套得进去。之后他又将实验对象换成活物,结果也是一样。

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去,就仿佛在芥子绳环的中间,存在着有一个看不见的凹透镜。凹透镜扭曲的是光线,而芥子绳幻扭曲的是实物。

很神奇!

白河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但它就是这么神奇。

若做成芥子袋,也有同样的效果。

不过,或许是因为封闭所以形成了“异空间”的缘故,芥子袋不能容纳活物,就连最微小的微生物也无法在其中生存。

这就导致芥子袋变成了小萝莉最喜欢的东西,因为保鲜效果一流……

咳,扯远了……

鉴于芥子具有这样神奇的特质,这就为传送阵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研究的开始,白河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扭曲”转换成“折叠”。

因为,传送阵,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进行空间传送的法阵,前脚从神都跨进去,后脚就能从金陵踏出来,才算是成功“传送”。

就好比一张纸上的两个点。

用常规的走法,当然是“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了。但如果能将这张纸对折起来,直接进行点对点穿越的话,那就连这段直线都可以省去了。

结果万事开头难,白河从一开始就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