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许胜不许败(大章)

晚明枭臣 文老六 4941 字 10个月前

一连十几天,军情司的奏报像天上的雪片一般不断落到沐忠亮的案头上,沐忠亮省得跑来跑去,索性就待在了参谋院里,和邓凯及几位参谋一同审阅这些军情。

而且在这里思考军事问题总是有些优势的。

“云南,依旧是吴三桂亲自坐镇,总兵马宝于月前提两万兵马取道贵州入湖广。”邓凯念道。

“想必晋王现下应该松快不少了吧?”

“他是松快了,我们可就难受了。”

几个高级参谋一边议论,一边修改墙上的大地图,从云南昆明的位置摘下两个蓝色小人放到湖南靠南边衡州府的位置,这里是清军北路军的屯兵地点。

兵力增减,前线态势就在这张图上一目了然。

只见现在的图上,西路广西一线,两个小人在桂林,还有两个小人在梧州府与驻扎德庆州的一万明军对峙。

东路明军正在发起攻势,前日传来何渭渡海部队的捷报,他们没受到什么抵抗就拿下了潮阳南部的海门所,可是潮阳城守军闭门不出,何渭部人数较少,也不敢攻城,就在海边扎下了营盘。

与沿海的龟缩不同,吴六奇与少量耿藩援军倒是和明军王启隆部在揭西一带打得有来有往,由于清军依托丘陵地带死守,并没有被沿海何渭的进犯所调动,以现有兵力恐怕王启隆部难以获得什么太大的进展。

“这吴六奇就一点也不担心老巢失守吗?”沐忠亮摸摸下巴,满心不爽。

邓凯见策略没成功,也不以为意,“沐大人,兵法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又有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他既不致与我,也不必强求,不如吩咐王将军稳住态势,徐徐进攻,先立于不败之地,其实东线主要看的还是闽王。”

“算郑经那小子走运……”

在朝廷的旨意下达后,有了圣旨这根令箭,郑经一面借机向沐忠亮要粮要饷,一面依仗着朝廷的粮饷重新把郑家捏合起来,马信、林凤这些宿将表面上也向他表示了臣服,从大员派了援军上陆。

这些兵马多是闽人,在大员时一是思乡,二是水土不服,早就想回来了。他们一上陆就像下山猛虎一样,总算是帮郑家保住了漳浦的祖坟,没像历史上一样叫黄梧给刨了。

可由于先期的郑军打得太窝囊,北边的泉州还是丢掉了。

东边打得热闹,聚集兵力最多的北路主战场却还处在诡异的和平当中。

“清廷已下旨,从正在围剿夔东十三家的十清军中抽调了八万兵马,由伪定西将军图海统帅,正在快速南下,那北路算上吴藩两万人、尚藩一万残兵还有赣、湘两地绿营,汇集在一起恐怕有十三万以上人马,这次鞑子真真好大的手笔。”

看来这回真是当了把活雷锋,成功地把四面八方清军的仇恨全拉过来了,也不知道那些因此得以喘口气的家伙会不会感谢我。

“算上我们最近送过去的新兵,现在苏诚手下有多少人?”他不再想这些没用的事,随口问道。

一个参谋立即答道,“算上过两天开拨的那一批,该有八万之数。”

“怎么才这么少?虽然新兵还没募完,但我们的总兵额现在该有十二万了吧?”

“沐大人你忘了,上次南海县平叛后,残部四散各地,省内不稳,不少兵马都分驻到各地去镇压了,一时恐怕难竟全功。”

“唉,内忧外患啊,这次又要以少敌多吗?”

看来这次是真的要来一次大兵团作战了,沐忠亮待在后方,心里也有些没底。

思前想后,他道,“罢了,后日我与新兵一道北上,亲自坐镇。”

“请沐大人也带上我吧。”邓凯突施一礼。

“可邓将军你这腿脚……”

“此战事关大明生死存亡,一旦战败,逃无可逃,腿脚再快又有何用?”

沉默半晌,沐忠亮笑了,“邓大人说得有理,但一旦战胜,鞑子在南方的根基势必动摇,所以此战,我们必须胜!”

荷兰人船长放下望远镜,“该死,那些鞑靼人的情报从来没准过,不是说勃泥只有‘yudayou’一艘舰吗?另一艘是哪来的?难道是新下水的吗?”

这其实是冤枉满清的情报人员了,就连林福臣沐忠亮他们恐怕都没把这艘教练舰计算在战力内,连个舰名都取,自然也没把她录入海军的花名册里,满清的间谍再厉害,又能上哪知道去?

只见这两艘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巡航舰刚一汇合,旋即分道扬镳,各自单枪匹马从两个方向朝荷舰队包抄过去。

教练舰首当其冲,在两里的位置上大模大样地露出肚皮,次第亮起一点点火光。

以这种距离的命中率,明军的炮弹能掀起些浪花给荷军洗个澡就不错了,更何况操炮的还只是一帮学员。

荷人船长气笑了,狂妄,何其狂妄,用两艘战舰“包抄”五艘同样量级的战舰,莫非明人都把自己的船臆想成了“海上主权”不成?

时值晌午,能见度良好,他用望远镜一眼就将整个勃泥湾看了个通透,既然没有什么埋伏,他便不客气了。

“给我追上去,我亲爱的‘康妮女士’好久没用过大餐了!”

见五艘敌舰满帆张牙舞爪地扑过来,教练舰似乎骤然醒悟了刚才的狂妄冒犯,调转船头就往河口跑。荷舰那能就此放过他们,跟在后头穷追不舍。

“左舵二十……右舵二十……”陈思诚在船艉一直举着望远镜关注着后方的追兵,一边下达舵令。

教练舰正在蛇形机动,横摇十分剧烈,大桅顶尤其如此,望台上的邓南不得不紧紧抱着桅杆,唯恐一不小心被甩进海里。

心里暗暗吐槽,“你个陈船长,就是吹牛厉害,现在敌舰只是用舰艏对着你,又没摆出炮击态势,要不要怕成这样?”

陈思明的操作确实有一定的功效,成功地躲开了几门舰艏炮的零星攻击,但事实上他就是走直线,那寥寥几门炮想要打中他也不过是小概率事件。

教练舰扭曲地前行,看似准备逃入河口的军港,实际上过了这个浮标,她就已经驶入了进港航道。

这个时候进港有什么用?除了方便弃船逃上岸外便没有别的解释了。

看见明舰这屁滚尿流的怂样,荷兰人自然追得更欢了。

陈思明像一尊雕像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看见荷舰的态势,嘴角微微勾起。

航向不稳定,自然船体划过海面激起的兴波也是杂乱无章,杂乱的波涛向四面扩散,盖过了水下潜藏的涡流。

到了河口,不知道什么原因,教练舰慢了下来。

“怎么,不跑了么!”大胡子荷兰船长狞笑着朝猎物舔了舔嘴唇,“左满舵,右舷火炮准备!”

“康妮女士”先是向内微微一倾,随即转而大幅度倾向外侧,开始旋回进入炮位。

作为老船长,船舶旋回时这点颠簸早就烂熟于心,身体凭本能自动就调整好了平衡,如履平地。

但人站在船上是如履平地了,但是如果船被“绊倒”了呢?

开玩笑,船怎么会被“绊倒”?

可这种荒谬的事情确实发生了。

荷军旗舰猛然一震,像做了个撑杆跳一样骤然升起,随即又重重跌落水面。这反常的动作闪得荷军甲板上一片人仰马翻,大胡子船长更是一咕噜滚下了楼梯。

头破血流地爬起来,他气急败坏地咆哮,“怎么回事!你们这些该死的蠢货,是不是把我的船弄到礁石上去了?”

礁石是没有的,但早在出征大员时,沐忠亮就防着荷兰这一手,在军港的港池水下打了几十上百根深浅不等的大木桩。只有驻勃泥的舰上主、副官才知道正确的进出港路线,就连一些新进的海军军官搞远洋训练来这做客,都要当地的航海军官上去引航才能靠港。

但由于勃泥的军港和民用港口是分开的,使用量又不大,长期就只有“俞大猷”和教练舰进出,以至于知道这个事情的海军内部的寥寥几人。

荷兰水兵立马跑到舱底检查完,只见两条巨大的木桩插入了“康妮女士”的腰腹部,在惯性的作用下还在她的肚皮上划出了一道大口子。

海水欢快地喷射进底舱,水兵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在这种环境下谁能去把这两根木头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