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又一年花开花落

晚明枭臣 文老六 3906 字 10个月前

一时兴评了一番,他又点上一支烟开始继续往下看最后的评论总结。

谁知刚刚还夸赞了梁梿的文章一番,现在他的脸色又回复到木然,眉梢不为人知地抖动着,似乎心理正在激烈的变化。

梁梿此刻也很紧张,密切地关注着领导的神色,他是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的,合不合领导的心意,乃至定下社长的位置,就看这么一回了。

“自甲申天变以来,我骄傲的炎黄之胄不存在了!那些鞑子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肆意践踏我等的尊严,一个曾经万邦来朝,四夷宾服的民族的尊严!

“而他们上溯不到五代,都还在极北苦寒之地茹毛饮血,再往上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不得不盗用完颜之名,妄称金人。甚至到了今日,他们的妻子还是兄终弟及,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坐上伪太皇太后之位,对我等礼仪之邦妄称母仪天下。即便做奴隶,你愿意受此等无宗无祖,无廉无耻之人的奴役?!”

“我不知道你将如何回答,但我会说,毋宁死!”

“你们或许要说:梁先生,我只需要一块土地,一个营生,要吃饭。没错,生命诚可贵。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世上仍有一样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尊严!”

“一日屠杀广州,新会吃人的汉奸不被车裂,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一日旗人汉奸在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上肆意跑马圈地、作威作福,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一日其他洋夷,在提及我们这个国家时,想到了不是礼仪服章美轮美奂的华夏,而是一句轻蔑地‘鞑靼’,然后嘲笑我们脑后的猪尾巴,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

“所幸,我们还有这些青年。他们自愿离开家乡,为我们的尊严而战,乃至现出宝贵的生命。我们的祖先,数千年来几度浮沉,最终重新崛起为泱泱大国,靠的是明君能臣吗?不,靠的就是这些青年,他们的祖先从未屈服!而现在,他们的血液流淌在后人的肌体中,鞑子尽可以来试试这千年的热血是否凉透,然在此之前,他们要先试试我们的刺刀!”

沐忠亮看完这篇文章,百感交集。他就知道,照这么发展下去,这种东西总会自己蹦出来的,它是良药,但历史也证明了,它可能有毒。

深深看了梁梿一眼。

看上去就是个白面书生,也就眼角微微有些风霜之色,不过就是三十许人的样子,很平常。

但也很不平常。

“你这些话,是怎么想到的?”

“往常我就有研读过梨洲公和亭林公的大作,前段日子我去上了短训班,拜读了大人的《天演论》,始有此想,大人以为如何?”

“嗯,有没有想过老百姓能不能理解你说的话呢?”沐忠亮没有正面回答。

“学生窃以为如此说,远比口口声声大义正统来得有效,按大人的理论,最好的动员就是建立同理。我通过叙述共同的祖宗获得认同代入,再丑化建奴激起厌恶,最后揭起部分伤疤建立同仇感,最后建立同仇敌忾之心。”

叙述完,他便不做声,静静等待沐忠亮的最后评判。

天才,真是天才。

切不可小看古人啊!自己只是稍加点拨一下,他马上就弄出了一篇煽动性如此之强的东西出来。

会不会太极端呢?而且文中这种论调总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但说实话,在现在民众的心中,民族主义尚处于萌芽状态,这时候哪怕揠苗助长也要千方百计加快启蒙的进程。这时候考虑失控的问题怕是太早了吧?都快被鞑子干掉了,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罢了,管他治头痛还是治脚痛,反正现在全身都是病,总先治了一处再说。

“嗯,就发这篇吧,我明天便没空来了,以后就由你来统筹,出刊前把样本发审批就好。”

拍拍梁梿的肩膀,“好好做!”

丢下一句话,沐忠亮大步流星离开了报社。

半晌,其他几位记者才回过神来。

“恭喜器圃兄,这社长之位终究还是要以兄之才学才能胜任。”

梁梿终于松了口气,他赌对了!

赌沐忠亮办报的真实想法,赌这舆论的深层次作用。

民心如水,但水凝冰亦可成利剑!

“新年好!”在平南王府改造的行宫偏殿内,一群大臣身穿朝服,正亲热地互相致贺。

眨眼间,已至公元1664,永历十八年,又是一年新年至,不知不觉,就到了沐忠亮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年头了。

而这个新年,却还是头一次在自家的正经住处过的头一个年。

第一年,是在海上过的,第二年,琼州不过是临时府邸,牌匾他都懒得挂一个。

在去年朝廷将广州定为行在之后,沐忠亮才真正置办了一个宅子,趁着年前赶紧搬了进来。

而朝廷从最初仅剩十几个大臣,到今天也有了近万人的庞大公务员队伍,从中枢,到最基层的县乡,都遍布了他们的身影。

而在年前,明军的总兵力也到达了七八万人,这么说来,光朝廷就供养了近十万人,而且听张万祺透露,似乎还有不少盈余。

这不,新春头一天内阁会议,闻到钱腥味的各路大佬都来打这笔盈余的主意了。

热情地道贺完,各部、三法司、参谋院、军政院、陆军、海军,以及沐忠亮这位首辅和布政使张万祺都各自入座。

可以说大明官场的最顶级人物都囊括在这里了。

如今尚书只有三名,分别是工部马吉翔,以及吏部尚书邓士廉,吏部尚书则是新晋升的原勃泥知府邬昌琦。

这三位都是前奸党,现在的沐党。而原刑部尚书马雄飞由于实在才干不足,远不及他哥,经过沟通已辞了官,专心当起企业家来。他的位置正好由火箭晋升的刑部侍郎海起晏代理。

剩下的兵、户部,也是由新晋官员中提拔的侍郎代理,仍由沐忠亮亲自掌总,部分交给张万祺日常代理。

除刑部外两个法司则是左都御史任国玺,以及一直非暴力不合作的大理寺卿邓居诏。任国玺还好,反正他的职责也是要找官员的毛病,只要不是构陷,多盯着点没坏处。

而大理寺无非就是断案而已,只要他好好干本职工作,按着法条断案就行,就算天天吊着脸沐忠亮也无所谓。

武官方面,参谋院入座的是定下断粮道以奇袭广州之计的参谋长邓凯。

坐在参谋院下手一位的就是他的平行机构军政院总政委黄士昌。

最后是陆、海军的两位大佬,苏诚和林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