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朱衣道人

晚明枭臣 文老六 2311 字 10个月前

为了大局,这段时间方柯一直交待手下的人忍让,难道这香主非要趁着这个节骨眼作伐。

方柯正想着措辞应对,傅山突然开口了,“方香主说的是,天地会本是抗虏义士聚集之所,只要朝廷发话,包括老道在内,任凭方司长调遣。”

傅山这一插话,方香主的脸明显黑了一黑,方柯不管这许多,当然就坡下驴道谢。

事情不过三两句就说完了,其实方大洪也只是想拿上一拿军情司,让他们收敛一点,事情还是要帮他们办的,毕竟郑家如今在福建也如风中残烛,要不是去年沐忠亮攻进琼州的消息鼓舞了一下,估计早就分崩离析了。

约定了信号和通信方式,方柯便告辞离开,余下方大洪和傅青主两人。

“傅先生,我敬您是我天地会宗师,但洪顺堂的事情,还是不劳您操持了。”

老道捻须,“如此说来,香主是嫌老道多事了?”

“不敢。”

“呵呵,万大哥早就看出你们郑家人海盗脾性,故遣贫道前来广州,此大事之际,我劝你还是精诚合作为好。”

傅山掏出一块令牌,“正值闽王召集各堂盟誓,就辛苦方香主走一趟吧,在此期间,洪顺堂便由老道代万大哥掌管。”

“你什么意思?”方大洪拍案而起,不料一道寒光闪过,几缕胡须掉落,方大洪也是经过战阵的人,却丝毫没反应过来。

“久闻侨黄公书剑双绝,果真好快的剑。”方大洪立刻一怔,只得重新坐下。

傅山收剑挽了朵剑花,“你我同为洪门一脉,还是少动干戈地好,常寿、浣莲。”

两位青年男女径直走入内室,“师父!”

方大洪见他们穿堂入室,他竟不得任何通报,已知大势已去,脸色顿时灰败。

“常寿,你便陪方香主去福建走一遭罢,浣莲,你跟上刚才方大人,暂且听他的差遣。”

他手掌轻抚剑柄,“呵呵,为师的莫问剑,可是久未饮鞑子的血了。”

往日繁华的广州城,近日却陷入了阴霾中。自上回港口遭袭后,平南王府附近街道再度封锁,重兵入城驻扎在此。

而其他街道上,满街各种反清复明的言纸到处张贴,巡逻的军兵也增加的许多,对每一个行人虎视眈眈。

要是他们正经抓叛党还好,可是这些家伙动辄满大街地封铺、入户逮人,尽干些绑票勒索的活计。

一些小商小贩见状也暂时弃了生意,宁愿回乡下躲会,也不愿在这个当口被这些兵匪敲诈,是以连市面都萧条了不少。

往日摩肩接踵的状元坊也是如此。

方柯头戴瓜皮帽,在几个盘着辫子劳工模样的人带领下,踏入这条老街。

来时还算饶有兴味,可街上只有寥寥几家铺子还开着门,他见状蹙眉道,“早闻广州状元坊刺绣首饰远销海外,今日这般模样,不想广府人竟惧尚氏若斯。”

一名劳工小声提醒,“方老板慎言,安知此处有没有尚贼耳目,”左右张望确定无恙后,才继续道,“您有所不知,庚寅年广州城破,尚、耿二贼入城,丧心病狂,十二日不封刀,珠江水都染红了啊,您说百姓能不怕么?”

方柯沉默不语,半晌,“那你们不怕么?”

“怕甚,汉人好汉千千万,我死了自还有其他兄弟,那鞑子想把我们杀服,那是做梦!”

“方某佩服!”方柯微微拱手。

然而天地会这些汉子还不知道,历史上他们的事业一直坚持到两百多年后才真正成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华夏已失去了太多太多。

提起广州大屠杀,几人皆沉默,方柯道,“不妨,来日光复神京,想必我们也可以搞个十天半个月的清洁,去去腥膻之气。”

见带路的劳工不置可否,他又道,“神京太久,那我们便从广州开始,如何?”

“但愿如此。”

前方一队巡逻的清兵行来,几人忙闪进巷子避开,待安全后,他们走进一家首饰铺。

一进铺,劳工却发现掌柜的换了个人,立刻警觉道,“林叔,怎么是你,波叔呢?”

林叔认出他们,才道,“前些日子进了书房。”在他们的暗语里,书房便是牢房。

“可是失了风?”包括方柯在内,听了都不禁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