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三胜三虑

晚明枭臣 文老六 2346 字 10个月前

“同心戮力!死而后已!”沐忠亮喊道。

“同心戮力!死而后已!”

表完这番态,重新入座的大人们互相看看,突然感觉都亲近了一些,即便任国玺看马吉翔的神色都缓和了不少。

会议回到正题,听完沐忠亮的三胜三虑,在座所有人都对现今的战略局面有了更深的认识。

“好了,以上战略分析如果没有人补充的话,我们就开始讨论夏季攻势。我先来讲一下本次攻势的战略意义和决心。”

“刚才方大人介绍过,现下我方内地的盟友已然极其式微,尤其是夔东、浙东,俨然如风中摇烛。此役便旨在夺取广州,乃至广东大部,东部争取与郑家连成一线,同时震动清廷,争取能调动湖广、广西、云南的部队,为盟友解围,盘活整个南方的形式。”

“毕竟在清廷看来,他们无非是疥癞,而朝廷持有正统,必是其心腹之患。”

“好了,这就是本次攻势的决心,方大人,你再介绍一下此役双方战术部署。”

“诺!”方柯抱拳,随后继续用教鞭在图上指点,“先说当面的敌军,与我隔海相望的雷州,伪平南王世子亲自督师三万汉军在此屯驻。前段时间其数次尝试搜集船只渡海,都被我海军所破坏。许是认清了海上的劣势,最近几月不也消停了下来。”

再点到广州,“另三万余绿营及汉军旗在广州一带驻扎,分散在广东各地的其他驻军合计不足一万,当不足为患。”

“也就是说,要拿下雷州和广州两部近七万兵马,才能平定广东。”沐忠亮最后给这段介绍下定语。

闻言当面兵力是大明近三倍,众人都皱起了眉头。

方柯的教鞭点在地图的西南角。

“有消息称除朝廷和郑家外,成建制的反清武装力量还存在于滇缅交界、川鄂交界以及浙东地区。但除了张侍郎所部在浙东象山一带和我们能切实联系,其余两部我们的人只能在传闻和截获清廷邸报文书中获知一二。”

“文书中显示,老黔国公与晋王、巩昌王依托山区,和伪平西王部打得有来有往,我方通过内线已窃知伪王数次进剿不利,多次向清廷求援,但具体情况如何暂不得而知。”

“而川鄂一带的忠贞营余部,即夔东十三家,分别由皖国公刘体纯、临国公李来亨、靖国公袁宗弟等人带领,从图上看已陷入伪清腹地,全无退路,只能依托山区坚守。据闻伪清湖广总督张疏正汇集三省兵力,准备围剿,是故为现下形势最凶险的一支。”

大面上的形势介绍完毕,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但看见地图上绝大部分都是蓝色边界的疆域,仍不免揪心。

“诸位,”见气氛有些消沉,沐忠亮赶紧站出来鼓舞一下,“吾等在缅甸距覆亡仅千钧一发,如今不到两年,已然兵马数万,反观清廷,多半满人耽于享乐,其战力已锐减,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已然成了笑话,八旗子弟多半成了膏粱子弟,岂不见我们当面之敌已全是汉奸绿营。此大明一胜清也。”

“更何况其剃发易服,跑马圈地,以人为奴,都与我们的均田、平等的政策背道而驰。说句不好听的话,假以时日,等我们的政策宣扬出去,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必然更高于当年闯贼之于朝廷。朝廷得百姓之心,此二胜清也。”

“我军兵具犀利,战船枪炮远胜满清,此三胜清也。”

在众人点头应是时,沐忠亮趁势把之前商量好的关键战略问题交代下去。

“如今亦有三虑,一虑国内士绅被所谓满汉一家所惑,甘于为鞑酋效命。此为满清较蒙元高明之处,不可小视。听闻北方清廷多有如洪、范等数典忘祖之辈,高喊‘夷入中国,则中国之。’蛊惑不少汉官任其驱策。而南方诸儒大多已心灰意冷,清廷现下又一意拉拢,纵然本人顾忌节操,其学生子弟亦多有投清者。”

“此虑还请梨洲先生以民族大义、平权思想驳斥之。先生之敌集成千年腐儒之著,此举正是为圣人之言正本清源,所谓任重道远,忠亮拜托了!”沐忠亮躬身行了一礼。

黄宗羲起身受之,目光炯炯,似燃起熊熊战火。

事实上,沐忠亮已经开始让方柯招募一些受新学影响,忠诚过关的读书人,秘密前往内地开始学术造势,但学术之争势必是个长期的过程,况且清廷还有文字狱这一杀招,有说不过你就干掉你这种流氓行径,在秘密战线上仍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