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胜利的大会

晚明枭臣 文老六 1297 字 10个月前

永历高高站在船上,看着朝拜的群臣,多少年没有这样的光景了,一时竟有些发怔。

“怎么还不平身?可怜我老和尚的腰哦。”

见永历恋恋不舍,沐忠亮抬头横了他一眼,恰好与他的目光对上,吓得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快步就转回船舱里。

皇帝走了,群臣才一个个爬起来,你望我我望你,最后还是有些别扭地围到沐忠亮身边。

“这位可是……小沐大人?”讶异他的年轻,但是这位清臞中年还是前来行了一礼。

沐忠亮抢先客气到,“时事所迫,忝居而已,蒙陛下赐字敬之。这位大人是?”

“好说,下官兵部左侍郎张煌言。”

“原来是苍水先生当面,您加了尚书,老朽郭都贤却站在了你前头,却是失礼了。”老和尚顾着和沐忠亮闹,不想自己都站错了班,连忙致歉

张煌言笑道,“不妨不妨,些庵公是前辈,在学生前头也是应当的。”

……

他们这些文人圈子里聊得热闹,沐忠亮在旁边听着,满耳尽是这“先生”那“公”的互吹,等了好一会,他才站出来喊道,“诸位大人,国事危急,不若我等先上船议事如何?”

好不容易把这帮大爷哄上船,到最后,却看见郑成功和一个年轻人还站在原地。

“叔父大人,这位……一定是郑世兄,请吧!”

郑经随意地拱拱手,郑成功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才道,“好,敬之也请。”

会议的内容很简单,沐忠亮和这帮大人们见了礼,本着敌人和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不管他听不听自己的,先掏出一大堆圣旨封官许愿拉拢了一通,并要求他们保存有生的抗清力量,能打则打,不能打可以先潜伏下来,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出海到勃泥,等待朝廷明年的大动作,一同举事。

随后还大肆派发他的那本假托沐英所著的《论游击战》,增补了一些建设敌后根据地,什么农村包围城市的内容,意思就是让他们闹腾,同时也别把自己闹腾死了。

最后的重头戏还有征辟人员。

郑经坐在下头看沐忠亮眉飞色舞侃侃而谈,皱起了眉头,身子歪向他的父亲。

“爹,我们郑家奋战多年,朝廷却让这么一个毛头小子来指手画脚,又要人又要钱的,按理说这首辅之位也该是父亲的才对。”

“闭嘴,你懂什么。”郑成功低声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