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直播科举之路 橘芴 1981 字 10个月前

翌日正午,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柩洒在少年身上,温和暖意让人昏昏欲睡。少年正打算趴着小憩一会,却瞥见一抹熟悉的身影步伐飞快的来到窗前,气息不稳的望着韩叙说道:“叙弟,我打算先印个一百册,若是卖不出去,便放在书馆供人免费翻阅,就当行个善事,你觉得如何?”

一听是连环画一事,韩叙突然精神起来,问道:“那印刷馆不是人手不够么?这个应该需要等很久吧。”

“我爹帮我找了能工巧匠去帮忙,等就等吧。反正一本两本也是等,一百册也是等。还不如一次多印一些。等的也值。”贺知礼解释道。

“你既然已经考虑好了,那就去做吧。我并无意见。”韩叙赞道。

“好吧,那我去印刷馆了,商量一下印刷事宜。你继续学习圣贤之书吧,我走了,哈哈。”贺知礼笑着说道。

不待韩叙反应,少年就转身离开了。“真是来的也快,走的也快。”韩叙叹道。

贺知礼走后,少年也无心休憩,洗了把冷水脸打起精神开始研读五经,书写策论,不仅只是单纯的自己学习,也是在写书,准确来说是科举题库,参考书。将自己的见解书写成册。

这个朝代的科举书籍,只有单纯的教本,并无任何注解参考书,可以说是十分敝帚自珍了。对于自学的学生,科举成才无异于登天之举,若是有了这种参考书,想必能事倍功半吧。

少年也有自己的私心,他不是什么圣母,做的有些事情都是有自己的考量的,现在他也不会将这种参考书印刷出来,一来是自己功未成,名未就,印刷了也未必有人买,二来现在发行无异于自找苦吃,何必多此一举给自己培养劲敌呢。所以参考书,注解册,题库之类的可以边学边编写,等到以后再发行才是最佳的时机。声望,功名,人缘都有了,利己利彼,好事一桩。

书馆之事有两位伯父管着,印刷之事有贺知礼看着,少年倒是省了不少事,没有琐事缠身,便是安静的学习备考时光。保持之前的作息习惯,早晨朗读背诵,上午温习四书,写诗作赋,下午研读五经,写策论,夜里抄书练习书法。半个月静心学习下来,少年对于一些疑问都有了新的理解,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先前可能只是死记硬背,在那基础上,少年渐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将别人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即便学习进步了许多,理解深刻了些许,少年也不敢将府试视之等闲。一般恃才傲物的,都会有生活、现实教你做人,当然得除去极有才学的例外。

期待已久的府试终于在紧张的备考中临近,有了上一次县试的经验,少年的应对也更加沉着冷静了。

由于是十一月中旬,天气已经寒意洌冽,少年带了一床很厚的棉被,还带了许多应备之物,反正一应俱全,本着宁早不晚的原则,少年一大早就出发去考院了,如上次一般,通过检查就被儒生领着去号房了。

若说上次的考房是个天堂,这次的考房就是地狱,少年的考房位于偏僻角落之处,而且号房的屋顶破烂不堪,若是下雨,必然会漏雨,淋湿答卷也不是不可能,连号房的门都是非常破烂只余一半的那种,秋风呼啸,一室寒冷。

“大人,不知这考房能否换上一换”韩叙迟疑了一下,说道。

“没法换,想考就考,不想考就收拾东西走人。”那儒生没好气的说道,说完就转身离开。

‘???我靠。’少年内心腹诽道。

无法换考房并不算最气人的,最气人的是那儒生的态度,真是极其恶劣呢,少年还不好发作,只当吃了一回哑巴亏。

“风水轮流转,不可能事事顺心的。”韩叙完全没察觉到不妥,只当自己运气差,自我安慰道。却不知那儒生在转身离开之后径直往主考官那走去,附耳小声说道:“大人,您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妥了。”

“嗯嗯。忙去吧”学政大人面无表情淡淡的回道。

“是”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