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神甫道:“您看,她的陪嫁排场是两万人!别说普鲁士的那些小城邦的公主,就是奥地利,哪怕法兰西允许,陛下也不可能给您这么多随从。而您嫁到凡尔赛,几乎是孤身一人。而且,您看,她说的,她的父亲听信了宠妾的话,不肯给她随从。可是她的母族转头就给她补上了。至少,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九百人的卫队外加一百多的侍女侍从。”

“您是说……”

“我跟梅耶尔交换过意见了。我们认为,这位公主,有可能就是来自于英国那样的国家。”

对于自己不理解的人事物,人们总是会那自己熟悉的某些东西去比较、分析。显然,因为消息的不足,让韦尔蒙神甫跟奥地利驻法兰西大使马克西米利安·梅耶尔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欧罗巴各国的历史去作为分析对比的参照。

“英国?”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功课不是很好,但是,她就是再无知,英国的历史,她大致上还是知道的。

“对。我们认为,她的国家有点像英国,她的父亲好比是英格兰的王,而她的母亲,也许是类似于苏格兰的女王,然后,通过王与女王的结合,两个国家开始合并。所以,她接受到的教育,也是跟一般的公主不同的。她是以未来女王的身份长大的。”

不然,就没有办法解释这位公主的学识和智慧,也没办法解释这位公主手里的卫队。

随随便便就能够补足这么多的卫队,而且还是能够穿着上百磅的盔甲拿着六七十磅的武器进行战斗,这样的卫队,可不是一般的家族能够做到的。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王族。

在欧罗巴,能够拿出一百位这样的武士的城邦,就能够被尊为公国,领主可以被尊为大公爵了。能够随随便便送出九百人的,只可能是王族,而且还是大国的王族。

玛丽·安托瓦内特明白了:“所以,她的父亲想要把两个国家彻底合二为一,所以,才会不顾臣子的反对和这桩婚姻的不适合,硬是要她和亲?以此来剥夺她的王位继承权?”

“是的。这是最大的可能。也是唯一的解释。”

而且这位国王能够占据上风把拥有王位继承权的女儿硬生生地逼走,他所统领的国家,肯定更加强大。

“可是,这可能吗?继承权……”

梅耶尔道:“您别忘记了,她的国家不信教。在法兰西,在奥地利,王冠和婚姻由天主见证。就是清教国家,也有上帝看着。可是他们不信教,就跟那些鞑靼一样,所以,这是很有可能的。”

欧洲曾经被鞑靼侵略过,对于鞑靼的故事,欧罗巴人并不陌生。

没有老师的提醒,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许还想不到,可是一被提醒,玛丽·安托瓦内特立刻就想到了。

可不是。这位公主殿下的遭遇真的像极了那位悲情的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当年亨利八世不就是为了怀孕的安妮·博林,然后废掉了阿拉贡的凯瑟琳,也让玛丽一世从威尔士公主变成了都铎小姐还做了妹妹伊丽莎白·都铎的侍女吗?

也难怪这位公主殿下看不上他父亲的宠妾。实际上,那个女人已经取代了她的母亲的位置,成为她们国家的新王后了吧?只是这位公主殿下,一直不愿意承认罢了。

也难怪她说不讨厌杜巴丽夫人了,至少,杜巴丽夫人只是国王的宠妾,而那个女人却是另一个安妮·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