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成为美颜盛世的公主殿下(28)

她八岁的小侄子,终于答应成为这个国家的新主。

而他的父皇,也从这一刻,彻底沦为了废子。

沦为了六亲不认,朝堂不齿,大梁百姓不信,哪怕被敌军折磨致死也无人承认的存在。

花绵却没有时间怜悯她的兄长,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她

“那么,阿义现在就带着这份诏书去宣政殿。”

“我们大梁最后的忠臣都在那里等着你了。”

她送走了自己的亲侄,然后从袖中掏出一枚竹青色的锦囊,解开系带,将里面的哨子拿出,轻轻吹响。

竹哨呜呜,不多时,她的身前已经出现了几位劲装暗卫。

“公主殿下有何吩咐”为首的那位单膝跪地,等候花绵的命令。

“明日入夜,你们兵分两路,一部分去南城门扮作贵族私逃,声势尽量闹大些,将鞑子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另一些人护送宫中马车,等南门事发,再偷偷往北城门那边走,我会吩咐守城士兵助你们一臂之力。”

“殿下您这是”暗卫首领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

“你们记住,往北的那批人必须选最稳妥善战的,一定要保护好马车里的人。”花绵皱了皱眉道,“大梁的生死,都在你们手中,所以切记谨慎行事”

暗卫胸口一热,他终于意识到花绵现在交给他们的是多么重要的差事了“是护送太子出城吗”

“不是太子,”花绵倾下身,眼中含着警告的意味,“是我们大梁的新王,明白了吗”

“是遵命”作为顾青的私兵,这批暗卫一直潜伏在京中,自然也明白继续留在城内就是等死,也犹豫过要不要在城破之时劝公主私逃,现在花绵自己提出来了,他总算松了口气。

“烦请殿下告知,这马车里除了您和皇上,还有哪些贵人属下好安排人手”护送皇眷逃亡,这在以往就是救驾之功,暗卫心潮澎湃简直就要把自己当成话本里在长坂坡救驾有功的赵子龙,同样是救幼主于危难间,他们说不定还能留名青史

只不过,没等他兴奋多久,花绵直接打断了他的臆想“你记住了,马车内仅有皇上和荣懿公主。”

唐月,她的小侄女,封号为荣懿,是唐宣德为了纪念其已故的母亲懿容皇太后而设的,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这位小公主的受宠程度。

“那您”暗卫大惊,“万万不可主子将我等留下,都是为了护您周全”

“我知道。”少女眸色不禁柔和,原本紧绷着的冷脸在一瞬间倾泻万千风华。

几位暗卫呼吸一顿,接着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看,生怕被她的容色灼伤眼睛。

“我知道先生为何留下你们,也知道你们必定是极其擅长潜伏和逃匿的好手,因此才将护送皇室血脉的重任交给你们。”花绵的声音轻巧而又坚定,“现如今局势紧迫,尔等既听我号令,便无须置疑,我说什么,你们照着做就行。”

她之前不愿带着侄子侄女潜逃,是因为还想稳定人心、等候援军解围,但现在侄子已经继承大统,想办法将他跟小月都送出京城便成了当务之急,一国之君绝不能折损于敌手。

而留在京城稳定人心只需她一人足矣。

作为手握玉玺的大长公主,只要她还肯露面,城内守军便不会完全放弃希望,坚守的时间也可以拖得更久。

她既赌不起小太子的性命,也不愿抛弃京城百姓自行逃走,只能出此下策,等候远方的唐希麟带军支援。

走出宫殿,扶着金龙环绕的梁柱,她听见了远处战鼓轰鸣的声音。

“咚咚咚”,仿佛大地都被砸得轰隆作响。

敌人,已经开始攻城了。

次日,夜色如水,城中的气氛凝重非常,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味。

此次鞑靼军队因为是精兵进攻,围城的多以骑兵部队为主,攻城所需的大炮以及人力尚未到位,只动用了几门从并州抢来的抛石机,试探了一下京城军队的反应。

巨石如雨,纵然京城外墙修筑得极其坚固,也依然被砸出了不少缺口。

而在墙上守卫的将士们更是伤亡惨重。

至于无法逃离的百姓,纷纷闭门关窗,不再外出,街道毫无人烟,乍一看仿佛是一座空城。

花绵裹着一袭厚实的大红色冬袍,伫立在一辆马车前,目光复杂地看着面前跪在地上的少年

“纪学士,你这是何意”

纪恒,是先帝在世最后一年的探花郎,后被翰林院大学士录入门下,负责修书纂经,后来在花绵掌权清扫贪官时期得到重用,作为公主耳目走访门庭,探听消息。

如果要用准确的形容词,那么纪恒就是效忠于花绵的“纯臣”。

纪恒是这个世界的原女主纪蓉的亲弟,花绵一开始并不想与他们姐弟二人产生过多接触,但无奈当时为了清理朝廷蛀虫,她实在无人可用,而纪恒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她投来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