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拿着纸币半天没有动弹。良久,他又把人民币放回相框里,这次一切正常。
之前的事,一定是他的错觉。
直立相框给简凝提供了不错的视角。左顾右盼之时,右前方的一摞书引起她的注意。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
《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著。
《债券市场:分析和策略》弗兰克j.法博兹著。
除去一水的经济学相关书籍,还有《社会契约论》、《民法学》、《经济法》、《乡土中国》、《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等诸多法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
简凝震惊地倒吸一口气。
这简直刷新了她的三观。
不只是她,全班都以为纪晓是个努力学习却没有天资愚笨的学生。转学来一中后,他四次月考全在年级中下游,与整天埋头苦读的付出形成了强烈对比。
不像简凝,付出的时间多,收获也大。
可今夜简凝才意识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不一会儿,纪晓随意吃了点零食,随后泡了一杯速溶咖啡放在桌上,翻开《国富论》,一边读一边做笔记。
简凝像监考老师一样盯着纪晓,发现他偶尔还用英文写一些笔记,许多专业名词她见都没见过。
两个小时后,伏案看书的纪晓终于伸个懒腰,合上《国富论》,又冲了一杯咖啡,这次拿出语数外的课本和复习资料,唰唰唰地翻页复习。
偶尔仰起头休息眼睛,却总感觉相框里的人民币在盯着他看。
他回看过去,又觉得是自己的错觉。
事实上,简凝是看向他的方向没错,不过目光落在了课本和资料上——她要抓住一切机会复习!
字是反着的,但不影响她的阅读。她大脑崩紧,跟着纪晓的复习速度快速在脑海里过知识点,什么古诗词、错别字、数学公式公理、英文单词语法……只要给她看一下,大脑就能回忆起对应的内容。
上一世的努力完全没有白费。
与此同时,纪晓的复习完成度非常高。简凝偶尔瞥见他在纸上演算数学题,发现他什么题都会做,有些题目简凝甚至都要考虑几分钟,而纪晓却毫不费力地写出了解题过程。
就这样又过去了两个小时。深夜将近两点,语数外复习完毕,够明天考试用了。
纪晓沉沉睡去,简凝却盯着一摞专业书发呆。
第二天八点开考前十分钟,纪晓才压着预备铃走进考场。
经过简凝身边时,简凝叫住他:“纪晓,这次考试有信心吗?”
纪晓揉一揉惺忪的睡眼:“超常发挥的话,能考进年级前七百名。”
简凝嘴角一抽。
一想起昨晚宛如学神附体的纪晓,简凝就觉得这句话充满了浓浓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