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笑笑,“姑娘说的是。如今是太平盛世,只这样大家都得益,是最好。”
重锦喝了口面汤,笑了笑,“说的是。店家打外地来,如今住在哪里?”
“城西。像我们这些外来的人,城东可住不起,自然只能住城西那边便宜的屋子。”
两人又再说了几句,那店家便忙去了。
金陵城地势东高西低,人们大都愿意居住在高处,尤其是像重家这样的世家勋贵,与此同时,围绕他们这些世家的衣食住行做买卖的人也多,是以东部比西部的人口要稠密,城东的土地因而寸土寸金,想找个空置的宅院都难。这些外来之人才会住在西边。
重锦望着店家忙碌的背影,喝了口面汤,脑子里琢磨着,东部的土地已是有限,住的大多是几十年不动的世家,随着人越来越多,东边的地价势必会持续上涨,只是不知道涨得有多快。
这东边的地不知该买不该买。
吃完了面,重锦也不走,只在面馆里坐着,支着下巴,看着大街上往来的行人。
这些人里有工,有农,有商,有本国人,也有他国人,不同发色不同口音的人混迹于此,各人有各人的目的,各人有各人的本领。
打远处就走来了几名胡国人,操着一口生硬的金陵话,驾轻就熟地入了面馆。外夷来到国内朝贡贸易,带来他们的地毯、药材、蓝靛、珠宝、香料,带走本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等,所以金陵的人口又增加了一些。
这些人因要在集市做交易,所以居住之地就离南边的集市要近一些,随着年关的接近,朝贡贸易者势必还要更多,到时候城南的宅子定也会涨价。
从长远来看,东边的地值得买,从短期来看,南边的地也可以买。重锦越想越犹豫,这下真的不知道该买哪里的了。
此时此刻,如果韩离在就好了。
昨晚她花一个时辰写的信也还没有机会交给他呢。
秋思见重锦瞪着空了的面碗发呆,还以为她没有吃饱,便问要不要再加一碗,重锦摇了摇头,付了面钱往外走。
她想再去别的地方看看,说不定能发现更好的地。
刚出了面馆,一阵风扬起,重锦忙扶了扶风帽,恍然间似乎看见了个熟悉的身影。
像韩离。
她立刻拔腿去追,可惜那人走得快,过了个转角人就消失不见了,重锦呆在原地四顾,有些懊丧,这时一辆马车从她身边经过,她一回头,发现马车后有韩家的家徽。
果然是韩离。
正好想找他来问问呢!
重锦有些兴奋,立刻喊了两个丫头,乘上马车去追。
韩离的马车走了很远才停,停在了一个酒馆门口。十步开歪的重锦也令小厮停下了马车,拨开了帘子,紧接着便见到从酒馆走出三个人,热情地与韩离招呼了几句。
韩离看似与他们很熟,搭着肩便一同进入了酒馆,他还说:“让几位大人久等了。罚我今日多喝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