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签约海星(2)

综艺晋升之路 西西里弗a 1808 字 10个月前

李玉不是那种独断专行的经纪人,她给出方向后,当面询问宋成蹊的意见,看她自己倾向于哪种方法。毫无疑问成蹊选择第三种,她不是十几岁被签约喜悦冲昏头脑涉世未深的无知少女,她有清晰的逻辑和判断。

第一种方法看似很好,能用最短的时间打开国民知名度,迅速火起来,但是这里面涉及一个决定性问题—资源,海量资源,换句通俗点话来讲,这种名气是建立在大量毛爷爷的基础上,一般公司和艺人根本承担不起。

海星有这个实力,可以凭空造星,让宋成蹊在娱乐圈横空出世惊艳华国,但他们愿意吗?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

风险是最基础的一方面,而且仅仅从现有签约合同条款上也能看出,海星对成蹊没有这个计划,如若真有签约期必定不少于二十年。

在这种情况下她要是选择第一条,不仅打脸自己,同时也是对孙倩眼光的质疑。要知道孙倩之所以看重她,除外在条件和演戏天赋外,最主要是她能摒弃浮躁耐住寂寞沉得下心,不然她怎么去说服海星其他合伙人,将宋成蹊作为当家花旦培养。

第二种方法对公司而言最有利,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利益最大化,让顶梁柱发挥余热的同时,栽下另一棵摇钱树,不过对宋成蹊个人的演艺生涯而言,这种选择实在是在算不上好。

她身上会被贴上孙倩的标志,成为附属品。一部作品总得有偏重,孙倩在,她是绝对的主角,其他女演员想出头,可以,但是太难!

而且这种感官一旦在观众心中产生惯性,以后无论宋成蹊走多远,她都是踩着孙倩影子前行,离不了洗不掉。更何况孙倩现在本就在向制片人转型,台前工作越来越少,趁东风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那就不好说喽。

总得来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立起来比其他一切都好,宋成蹊当机立断选择第三种,她称之为自力更生模式。公司已经给她提供了平台、资源及后勤保障,她要是还抓不住机会红起来,那只能说明她真不适合吃这碗饭!

李玉对成蹊的选择反应很谈,她其实更倾向于第二种模式,成蹊给孙倩作配,利用后者的粉丝与知名度把前者先炒起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万一宋成蹊未来达不到孙倩的高度,给视后作配也算是混迹影视圈的一种资本。

不过孙倩斩钉截铁说宋成蹊一定会选择第三种,她是一个坚定有志气立得起来的人。

当年《宓妃传奇》大火红遍全国,是孙倩演艺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大奖小奖各种邀约不断,光访谈就上了不下十多个,《宓妃传奇》剧组演员都可着劲得跟她套近乎,就想蹭着一起上通告,唯独宋成蹊这个在剧组里跟她最熟悉亲近的人没有跟她联系,错过这场东风,很干脆上学去了。

事实再次证明孙倩看人很准,宋成蹊选择自己拍片累积资源,有作品才能有底气,有底气才能走得更远,她不想只是捞一笔红一时,她想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拍出令人心服口服的作品,心安理得地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