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珣脸色铁青,“我想我之前已经和老夫人说清楚了,我并无另娶的打算,而且我并非一个人,有两个孩子在身边足矣。”
徐老夫人闻言,拭了拭眼角,“是啊,只可怜我儿留下的这一双孩子,自小就没了母亲疼爱,我知道你疼爱他们俩,可那毕竟还是不同的。”
她将沈珣的心思拿捏得极准,让他瞬间无话可说。
沈珣再如何嘴硬,可他心里对于两个孩子的歉疚一直都有,即便他不想承认,特别是对于沈妙仪,女儿一生下来就没见过自己的母亲,其他的姑娘家这个年纪哪个不是正窝在娘的怀里撒娇,可他的妙妙却是不能。
平时沈珣甚少和兄妹俩提及徐氏,但他自己却是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若是徐氏还在,那该有多好。
他捏紧了拳头,语气有些僵硬,“我知道,可老夫人有一点错了,即便我给不了他们母亲能给的,可这些,其他女人同样也给不了,所以,没有这个必要。”
徐老夫人一噎,脸上的笑意敛了起来,她倒是没想到沈珣竟然这般坚定。
苏氏有些坐不住了,忍了几下没忍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将军不如再考虑考虑?方才那姑娘秀外慧中,又贤淑又知大体,对两个孩子错不了,定然不会教将军失望的。”
对着苏氏沈珣可就不必像对徐老夫人那般客气了,听完她的话,冷笑了一声,似笑非笑地看向她,“如此说,这般好条件的姑娘如何看得上我这个鳏夫?”
苏氏有些心虚,不该直视沈珣,垂了头不知该如何开口。
那姑娘自然不是随随便便找来的人,徐老夫人早就有这么个心思,可之前不痛不痒地试探了沈珣几回,都让他四两拨千斤的挡了回来,还有些避着到徐府来。
徐老夫人见状想放弃,还是她劝了许久才劝得她回心转意,而且还把物色人选的事一把揽了下来,这回将沈珣请过来,又让那姑娘在他面前露一回脸的主意也是她出的。
刚才进来奉茶的粉衣女子是苏氏娘家的一个表妹,因为恰逢刚要出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她坚持要为父亲守孝三年,原先的婚事就这么黄了。
三年过去,她早就过了说亲的年纪,这婚事也就这么耽搁了下来,直到现在都没能嫁出去,她母亲都快为这事愁白了头,听了苏氏的话高兴得不行,二话没说就让女儿跟着苏氏来了徐府。
苏氏将这表妹带到老夫人跟前,老夫人见了也很是满意,可她的确存的是私心,不好向老夫人启齿。
即便她是个不问朝事的妇人,也知道抚远将军是当今皇帝面前的红人,手中有权有势,有这么好个亲近的机会在眼前,她当然要为自家谋划谋划。
若是自已家和沈珣搭上了关系,那她的那几个弟弟就有得指望了,连带着她自己在徐府的地位都会有所提升。
可找来找去,她家里的确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得退而求其次的找到了这个表妹。
表妹名唤苏玉儿,年方十九,除了年纪大些,其他方面虽算不上出色,可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叫沈珣这么一说,怀着小心思的苏氏有些讪讪,可徐老夫人没有这般顾忌,一五一十地将苏玉儿的遭遇说了一番,还顺带着夸了她一番。
见沈珣还是不搭话,她有些恼了,“你就算不为自己打算,总得为两个孩子考虑考虑。”
沈珣挑眉,仍旧不为所动。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
“我才不要叫其他女人娘!”一道声音猛地插.进来,让屋子里的三个人都愣了一下。
沈珣有些诧异地望向站在门口的沈穆征,不知道儿子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刚才沈穆征说是要去找徐家几位兄弟,早早地就跑了,却不知他竟突然折了回来,见父亲和人在屋里说话,没敢打扰,可就在他正打算转身离开的时候,听见了他们说着什么“另娶”“姑娘”的字眼。
他下意识地凝神屏息,站在原地听着屋子里的谈话。
丫鬟婆子们都被支开了,一时也没人发现院子里多了这么个人。
沈穆征听了个大概,一个激动没忍住喊出了声。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你们想不想沈将军再找个媳妇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