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182

红楼之老来子 敛愁黛 1604 字 10个月前

不过好在贾赦素来交游广泛,颇有些人脉,在他打了包票后,众人便决议将此事交给他解决。

众人一一议定,方散了去。

回到房里,贾瑾有些疑惑地望着父亲,问道“父亲,若是在大伯父府里修了宅子,那大伯父不是吃苦了”

同父亲一样,他也是少年成名,只是父亲那时,恰逢府上青黄不接的时候。尽管祖父颇有威名,无奈大伯父、二伯父都难以担当家族重任。

待他父亲出生,祖父年岁已经不小,即使尽力培养了父亲,但终究无法庇佑父亲太久,为了担负起家族,父亲不得不早早锋芒毕露,显出自己的本事,在世家之间周旋。

世人只知道现在锋芒不露、敛锷韬光的贾阁老,谁还记得早些年他意气风发时的咄咄锋芒不过是随着父亲地位越高,越发沉稳内敛罢了。

所以即使少年成名,早早进士及第,贾瑾却在父亲贾攸的安排下没有进入户部或是吏部这些实权部门,而是进了礼部,任鸿胪寺少卿,从五品的官职,负责主管会同馆。

会同馆虽不是正式的行政衙门,但是却掌握着接伴引见诸番蛮夷峒官之来朝贡者。也就是说,负责接待那些前来朝贡的外藩使臣。

这些外藩,虽说比之大齐国小民弱,但是事却不少。许多仰慕大齐风华的使臣,每每来到京都都要盘桓数月,乐不思蜀。偏生许多不知大齐风俗的使臣,往往闹出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来,就需要会同馆出面解决。

至于一年一度的朝贡,贡品的数量、种类,乃至于上供的次序都能让那些使臣大打出手,争执不下,加重负担,让会同馆的人忙的脚不着地。

相比吏部、户部这样的实权衙门,可以说是事务繁杂而又没什么油水的地方了。很多人都一头雾水为何贾阁老要将独子安置到这里。

其实这一方面是贾攸为了磨一磨儿子的子,毕竟贾瑾自小锦衣玉食的长大,没吃过多少苦,又少年成名,边多是吹捧之辈,放在礼部,倒是可以用繁琐的事务打磨打磨儿子;另一方面,也有晦暗韬光之意,贾攸如今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若是让儿子再大放光彩,那叫旁人怎么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本着这样的想法,贾攸一直压着儿子不叫他出风头。

虽说会同馆平看着不起眼,但是真正到了要紧的时候,那也是个好地方。

就贾攸所知,如今这位圣人,那可是雄心壮志,野心勃勃。西海沿子一带,近来动作频频,贾攸见圣人虽是对这些奏报的折子留中不发,但是言语中却漏出些口风来,想来不过一二年,待圣人腾出手来,必是要收拾这里的。

到时候,少不了会同馆的功劳。

且会同馆这里人员混杂,三教九流之辈不少,许多使臣也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恰好给了锻炼贾瑾与人交际能力的机会。

这不,不过几年时间下来,贾瑾上便再没有了原先上的浮躁,见多了人世故,就连原本上隐隐带着的优越感也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