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算家当母女忧心下

红楼之老来子 敛愁黛 1656 字 10个月前

贾蔷从小跟着东府珍大老爷长大,贾敬回到府里的时候,想着宁国府嫡支只他和贾蓉两个孙辈,贾蓉是自己的亲孙儿,自然不必赘述,而贾蔷,那可是贾敬嫡亲大哥的唯一的嫡孙。想当年,若非贾敬的大哥贾敷英年早逝,宁国府的爵位也落不到贾敬的头上。

偏生贾敷这一支命途多舛些,虽说留下个遗腹子,即贾蔷的父亲,贾敬当年也是把这个侄子当成亲子般教导的,但是天不假年,好不容易给他娶了亲,生下贾蔷之后不久,那孩子便又去了,只留下贾蔷这个原本尊贵的嫡支大少爷,孤苦无依,只能跟着叔叔过活。

这般想着,又念及当年兄弟之间的情谊,想着大哥只这么一条血脉,贾敬心里难免又偏疼上几分,几乎是将贾蓉和贾蔷两个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亲身教导的。

宝钗无奈地想到:偏偏哥哥不长眼地调笑人家,起了那等龌龊心思,怎叫人家不恼火?敬老爷虽说不是族长,可人家是族长他爹,他发了话,族学哪里敢包庇哥哥?要是他们是三房的亲戚也罢,想来会留有一二分颜面,可惜不是。

但是她也知道母亲心里,哥哥纵然有不是,那不是外人勾的,便是对方小题大做,哪怕嘴里数落埋怨,但是心里是不会说一句哥哥的不是的。

好在薛姨妈只是提及此事,愤愤不平罢了,不多久便回过神来,说道:“你哥哥离了学堂,每日里只在外边胡闹,周边竟是些不安分勾着他学坏的,每年光是你哥哥花销出去的钱财,不下万两。”

其实这只是个大概罢了,毕竟薛家家底丰厚,随便摸出些东西来,都是有几分来历的,在外边的铺子上,随便当当也能值个几百两银子。而只是单单薛姨妈知道的,从账上、铺子上支走的现银,每年就不下两万两。

这么一算下来,每年单单是一家人的花销和进益,也就勉强抵消,就这,还没算上薛大少爷保不丁哪天闯下什么祸来的损失以及他散出去家里的物什。这么一算,每年别说进益了,光是亏损便有二三万两银子,这也就是凭着薛家家底还算丰厚,硬生生撑下来的。

想到这里,薛姨妈难免犯了难,她也知道这样下去怕是不好,别看她手里光是银票便有八十万两之巨,以及几大箱子的老东西,但是若这样的情形长期持续下去,便是金山银山也不够家里花销的。

薛宝钗安慰似的拍拍母亲的手,说道:“妈妈您先别发愁了,咱们今天这么算了一算,这才对自己的家底有个数,省的不明不白做了睁眼的瞎子,叫人糊弄了去。”

薛姨妈看着一遍担忧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又想到外边不成器的儿子,心中叹气:若宝钗是个男儿身该有多好!她抓住女儿的手说道:“宝丫头,你素来是个有主意的,你给妈出个主意,咱们总该想个办法出来吧!”

宝钗闻言,心中一动,试探道:“妈,哥哥总是在外边,难免被人勾坏了。只是他到底男子汉大丈夫,也不好成日里窝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