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结干亲众人意不同

红楼之老来子 敛愁黛 1703 字 10个月前

但是对贾家来说极为欠缺的清流方面的人脉,这对秦尚书来说,却是最多的,毕竟他自己也是清流出身。

说起贾家为了开拓清流方面的人脉,也是费了不少力的。最早便是贾家先祖开始,那时候倒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军中的大老粗,天然对读书人的仰慕罢了,倒是结识了□□的几个谋士,只是后来时过境迁,文武殊途,便也没什么来往了。

贾代善倒是颇为注意自家在清流之中的名声,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将来的朝局,应该多是文官清流的天下了,便着力为自家打造了诗书翰墨之家的名声,也结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清流好友,力图为自家转型。

但在真正的清流看来,贾家还是一群大老粗,便是贾代善也不过是个军中武夫,不过靠着祖辈余荫罢了。直到贾代善将自己的嫡出幼女贾敏嫁到林家后,贾家借着林家才又一次开拓了不少人脉。

贾攸成为贾家扛鼎人之后,因为其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出身,加上看重家塾,着力培养自家的重学风气,这才逐渐在文官一道上立稳了脚跟,慢慢被接纳。

但是饶是如此,贾家现如今在许多人的眼里还是那个勋贵人家。

当然,此番有了秦尚书背书,相当于秦尚书将自己的人脉亲自介绍给了贾攸,有了这个介绍人,自然就不一般了。可以说,秦尚书是把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都送给了贾攸。

虽然仍旧有许多人不能理解秦尚书为何如此信任贾攸,两家人又是怎么搅和在一起的,单单一个雪中送炭加命格之说真的值得老尚书这般?但是作为秦尚书的多年好友,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暗忖着许是有什么秘事在里边。好在他们对贾攸的人品还是认可的,且荣国府贾家这些年在京中,还是有些好名声的。

因此,大家也都笑语盈盈地和贾攸碰了个面,算是打了个招呼。可别小看这一声招呼,将来若是有什么事情,凭着这点子情面,看在秦尚书的份上,贾攸便可以直接求上门去的。

更重要的是,两家人自此便可以算是有来往了,平时也可以互相送些节礼问候。至于日后人脉的经营,那就看贾攸的本事了。

贾政看着弟弟陪同在秦尚书身侧,和许多鸿儒清流们谈笑风生的样子,嫉妒地眼睛都发红了:这些本该都是她的,若非自己和李氏之间的事情见不得光,他该是老尚书的名正言顺的孙女婿。这些人脉关系,该当都归他所有,那聪慧的儿子,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喊自己一声父亲,而不是现在疏远的“二伯”。

脑子隐隐闪过了一些念头:若是当年王氏不在了,自己直接娶了李氏进门便好了。这个阴暗的念头一升起来,他便不由自主地一抖,摇摇头,竭力按下了这个念头。

“二弟,怎么了?”一边贾赦关切地问道,当然,他只是贾政抖了抖身子,顺嘴问一句漂亮话罢了。他们兄弟两个之间虽然说不上生死大仇,但是互相看不对眼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