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贾攸醒来,旁边的丫鬟小厮们纷纷围上来,递帕子的递帕子,送水的送水,忙成一团,算是把贾攸服侍好了。
贾攸见了母亲,安抚了她的情绪,只道自己无事。
又到了书房,却发现自己的先生也在,问了个好。
苏先生看了一眼贾攸,说道:“将你的卷子默出来吧!”
贾攸这才意识到先生的来意,感激地看一眼,又来到书案旁,闭上眼睛,略一思索,挥笔就将自己做的几篇八股、策论写出。
苏先生取过他的答案,细细一看,笑道:“你这篇稿子倒是写的颇具锐气啊,好在此次主持会考的考官是京中姜鑫最是欣赏这样的文风,想来此次会试是无碍了,但万万不可自骄,须知不可小看天下人。”
贾攸应是,也知道先生这是为了自己好。
倒是站在一边的代善,他自己不是科举出身,因而对贾攸卷子的水准倒是无法预料,只是听苏先生说必是中的,心中大喜,又有些得意、自豪:我儿子出息啊!
他满意地看了一眼贾攸,但又告诫道:“虽苏先生说了是八九不离十,但你万万不可骄傲,也不要往外到处宣扬,倒显得我们猖狂了。”
贾攸心中默默翻了个白眼,说道:“父亲,您儿子我可不傻。”
代善讪讪一笑,他倒是忘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在外边最是沉稳不过的性子了。
看着这一对父子的你来我往,苏士昭只是在一旁看着,也没说什么,只是他内心的得意也是不少的,当初他收下了贾攸作为弟子,一来是贾攸中了他的眼缘,又灵气十足;二来也是因为当年苏家欠下了贾家一个人情,又有张家在其中牵桥搭线。
但不是没有人冷嘲热讽的,特别是一些迂腐的清流,就差指着他说他是阿谀权贵的小人了,至于吗,他苏家当时在权势上虽然比不得贾家,但是底蕴可就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