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商议,聚义法事最终选定四月十五日为始,为期七昼夜。洪六请公孙胜为高功,在忠义堂前作法。堂上扎缚三层高台。堂内铺设七宝三清圣像。两班设二十八宿,十二宫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堂外设监坛崔、卢、邓、窦神将。
期间,山寨广施钱财,施粥放粮,并请了整个山东地面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前来观礼!那些人摄于二龙山威势,也都不得不卖给洪六这个面子。
别的不提,单说聚义法事第一日,天和气朗,月白风清。洪六、殷乔为首,燕青与众头领为次拈香。
就在这时,忽有兵丁来报,说是在西北乾方天门处有石碑顶开地面,破土而出!
这消息一传出,不说来观礼的宾客,就算是那些非核心层的头领都满脸惊讶起来,纷纷看向洪六,希望他拿个章程。
“此碑恰在此时出土,当是上天有警,不若等其完全长出,观其碑上内容后再做定夺!”洪六假意犹豫了一下,吩咐道。
听了这话,那些来观礼的宾客是大多侧目,他们本以为这石碑是洪六安排好的(确实是安排好的),但对方竟然说让其自己‘长’出来,这可就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不少好事的人都决定这几天就住在这法台周围,到底看看石碑会如何‘长’出来!
见得计划取得了初步成功,洪六和殷乔交换了一个眼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在石碑下种了豆子,如果没有观众‘亲眼’看到,岂不是白瞎了这份布置?
于是在接下来几天,一众宾客是完全忘了观礼之事,全都惊讶异常地看着那石碑一天天的长高,心里的震动可想而知!恰好至第七日,三更时分,只听得天上一声巨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空。众人看时,只见不知从哪里射来一道七彩光束,直直映照在那已完全长出土的石碑上,接着,原本光秃秃的石碑两侧竟然显露出一排排文字来!
众人打眼望去,只见上面乃是龙章凤篆,蝌蚪之书,人皆不识。只有一个何姓宾客,乃左近有名的金石古董之物的行家,他认真辨识了一番后,对众人说道:“在下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都是自古蝌蚪文字,以此在下倒是能辨认出一二。现在就译将出来,便知端的。”
众人一听何姓男子说话,俱都信服,连忙催促其赶紧翻译。过了好一阵,何姓男子方才说道:“此石上都是众位义士大名,镌在上面。另外,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字,一边是‘忠义双全’四字。顶上皆有星辰南北二斗,下面却是尊号。若不见责,当以从头一一诵读。”
洪□□下瞧了瞧,见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当即点头道:“幸得高士指迷,缘分不浅。倘蒙见教,实感大德。万望尽情剖灵,休遗片言。”
说着,洪六又唤过燕青,让其用黄纸等着誊写。
见准备妥当,那何姓男子才说道:“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著众义士的姓名。”
“天魁星‘铭碑指’洪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