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他又去了一趟素心阁看望了一下叶孤城。
随着叶孤城身上的伤势渐好,素心阁里的血腥气已经消失了,只余下淡淡的药味,不过要想完全痊愈,大概还要再养上十天半月。
叶孤城现在已经很明白,乔衡是不会告诉他真正的皇帝在什么地方了。年轻人总是凭着一时喜好,便轻易做出决定,全然不管这有什么后果,然而叶孤城却拿对方无可奈何。
有一次他问:“是不是即使我用剑指着你,你也不会告诉为师。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你与其等着被那些庸人折辱,还不如现在就让为师给你一个痛快!”
这大概是叶孤城第一次在交谈中以“为师”自称。
乔衡很平静地说:“师父不会这样做的,我知道师父从不杀手无寸铁之人。”这可是原著中叶孤城亲口承认的。
叶孤城说:“你是口蜜腹剑。”他近乎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这句话,也不知是在斥责乔衡花言巧语地恭维他,还是在评价他手中虽无剑,却藏剑于胸,照杀不误。
叶孤城养好伤后就离开了,乔衡还是在事后从前来禀告的宫女那里听到的这个消息。他知道叶孤城这是生气了,暂时不想再见他。
乔衡点了下头,让宫女退下。
宫女离开后,王安又来禀报御医求见。
太医院有规章制度,即使皇帝不传见,他们每隔半月也要主动求见为皇帝请脉,当然,皇帝见不见他们就是另一回事了。前两次御医过来的时候,乔衡一次在叶孤城那里,一次还没有处理完政务,直接令人把他们打发走了。
这一次御医过来的时候,乔衡正好无事,就让御医进来了。
来的御医是乔衡的熟人,正是当初在花家堡他见过的那位吕太医。
他先是给乔衡见过礼,观察了一下皇帝的气色,又问了问最近的起居情况,这才请皇帝伸出手为他把脉。
吕太医的手指搭在乔衡腕间,过了少顷,他的手指僵了一下,然后他抬起手略微调整了一下位置,像是在重新诊脉。
然而吕太医的手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轻颤了起来。
正如花满楼“看”人从来都是依靠声音,而吕太医身为一个大夫,他“看”人,靠的是脉搏。他经常为皇帝诊脉,也曾经为平南王世子诊过脉,他对这两人的脉象一清二楚。
面前这人,哪里是皇帝,分明是南王世子!
“南……”吕太医刚出声,就见到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王安眼神冰冷地看着他,这一瞬间他哪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他改口道,“陛下。”这声音又干又涩,难听至极。
乔衡手里捏着他在花家堡时自己雕刻的那串佛珠,一粒一粒转动着:“怎么了,吕卿?”
吕太医眼里有着无法掩盖的惊恐,他跪倒在皇帝面前,近乎祈求地说:“臣御前失仪,罪该万死。”
王安心里赞了声“果真是个聪明人”,为了不牵连到家人吕太医这明显是在主动求死了,一句御前失仪更是把他发现的事情盖了过去。
乔衡俯视着跪伏在地面上的吕太医:“吕卿起来,你也是朕身边的老人了,朕如何舍得惩罚。”
听到乔衡这样说,吕太医不敢不起来。
“朕听闻吕太医有一爱子,自幼在武当学武,不如把令郎叫到宫里陪朕。”乔衡不容吕太医拒绝,继续说,“朕之前从江湖上招揽了鱼家四兄弟做护卫,对他们多有照顾,没想到竟都是忘恩负义之徒。现在朕身边的近卫一职空了出来,就由令郎补这个缺好了。”
什么叫“空了出来”?这是在说鱼家四兄弟都死了!
吕太医:“……微臣谢陛下圣恩。”
……
这年月愿意送孩子到江湖门派拜师的人,大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像吕太医这样,身为皇帝亲信,却愿意把儿子送到武当拜师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同样是拜入师门的弟子,有的孩子大字不识一个,吕太医的儿子却已能识文断字,还略通医术,家里衣食无忧,养的面色白皙红润,初入门便赢得了长辈的喜爱。从一开始他就与同门拉开了差距,到了后来,据说武当掌门石雁还有心收他为亲传弟子。
他看起来和乔衡差不多的年纪,性子有些腼腆,眼神明亮,有一种鸟儿般鲜活又柔软的气息。
皇帝身边多了一个新晋的侍卫,魏子云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件事。在他得知对方是吕太医的儿子后,心中难得轻松。鱼家四兄弟死后,他一直挂念着再给皇帝招揽几个江湖人当侍卫,但是经此一事,他看谁都心怀警惕,瞧谁都像心怀不轨。不过吕太医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了,他的儿子又是名门正派养大的,问题应该不大。
吕太医告诫自己儿子,在皇帝身边要谨慎小心,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要看的也不要看。
吕侍卫被父亲前前后后教导了无数遍,他原本还以为皇帝是一个很暴戾的君王,没想到真见面了,他发现皇帝其实很和气。
有时候遇见一些倚老卖老的老臣或是宗室老人,连他这个侍卫都听得快憋不出怒火了,皇帝依然是那副不愠不火的样子。
乔衡从一开始就没有与这些老人打擂台的想法,他不想把心力分散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
比起这些无关紧要之人,他更为关注宫内的无数藏书。
乔衡在很久之前就对文渊阁、明一阁里的藏书动了心思,这些书上承四个朝代,分别为宋、辽、金、元,加上本朝已累积了足足五个皇朝,光是记录在案的书就不计其数。
乔衡想要一观藏书阁里的医典、功法,王安忙不迭地奉上了书名簿。
仅是这两类书籍的名字,就写了满满两大册。
这是当初青衣楼与金鹏王朝的遗产都无法相比的。
青衣楼势力虽大,但毕竟是个底蕴尚浅的武林势力,里面的武功秘籍太过肤浅,至于那早就亡国的金鹏王朝就更不值一提了。然而就是如此,乔衡花在它们身上功夫也没能少到哪里去。
不过他现在成为了皇帝,已不用再像当初那样一本一本的看过去再细细琢磨,他直接安排官员进行修书就好了。累赘重复的内容就删掉,错误之处就改,这么多年来医学、武功不断推陈出新,那些老掉牙的东西也不用再保留,他只需要看最后的整合版本。
如今朝廷在对待江湖之事的态度上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该以拉拢安抚为主,争取化江湖力量为己用。另一派则认为该反其道而行之,侠以武犯禁,朝廷最好拿出三武灭佛的架势,把这些不听管制的江湖人尽数收监,销毁武功秘籍,以防他们卷土重来。
乔衡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过有偏向性,既然要修书,那就一起修了,经史子集都修个遍。
他命各省官员搜集图书,奖励民间捐献个人所藏,同时下旨令吏、礼两部主持考试,在朝廷中选出参与人员,又延请素有声望的饱学之士、德高望重的江湖中人,由光禄寺、虞部、内府等部门负责相关人员的衣食住行。
若有同为穿越者的后世之人也在朝廷为官,他或许能看出,乔衡这些命令中隐隐带着熟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