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布鲁斯的善意

“想通点事情,想跟你谈谈,”叶菡没有嘲笑托尼,她用很正经的语气说:“来了也好,电话里总感觉不正式,还是当面说吧。”

托尼沉默了很长时间,就在叶菡怀疑电话是不是被挂断了的时候,她终于听到托尼闷声闷气地说:“死心吧,你的辞职报告我是不会批的。”

叶菡怔了一下:“你怎么看到的?”

托尼:“……你真的写了?!”

“五年前写过,”叶菡赶忙解释:“你冷静一下,只是随便写着玩的,我记得我已经销毁了……”

那时的叶菡正处在高中毕业前夕,被霍华德带进了斯塔克工业实习,负责了一个挺重要的项目,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吃饭都要掐秒表。开始叶菡还能坚持,但托尼本着“不能只有我一个人放肆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态度,总是在她耳边唠唠叨叨,说什么“年轻就该放疯玩”、“亲爱的你要多出门走走,去谈个恋爱”、“你这么努力有什么用,将来还是躺着数钱”、“来呀,快活呀,家产我们对半分”之类的丧话,誓要拉叶菡共沉沦,将来也好携手并肩共同面对霍华德的怒火和爱的教育。

一来二去,叶菡被托尼折腾得精神恍惚,甚至有点开始怀疑人生,渐渐地颓了下去。

理智上叶菡明白托尼并不是那样想的,他只是中二叛逆期比较长,傲娇的性格导致他难以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明明白白地说出口,就会绕着弯子闹脾气从而引起老爹的注意力,但情感上……托尼的负能量攻击威力太大了,而且叶菡自己也有问题,她确实累得快到极限了,实在是懒得抵抗,稍稍挣扎一下,就准备躺平爱咋咋地了。

但那封写好的辞职报告叶菡终究还是没递上去,因为霍华德和玛利亚先一步去世了。

失去两位掌权人,斯塔克工业表面上有条不紊地继续运转着,内里却暗潮涌动,并不平静,所有人都在观望,有些媒体甚至公然发声,表示并不看好继承人托尼·斯塔克,评论他“虽然聪明绝顶,但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混球,肯定不能带领这庞大的商业帝国继续走下去”。

如果只要求以后的日子衣食无忧,叶菡并不需要担心,斯塔克夫妇留下的遗嘱能够确保股份完全保留在两个孩子的手里,不会发生他们被人排挤出门流落街头的惨剧。但叶菡很清楚,托尼嘴上不说,心里最敬佩的人一直是霍华德,他绝不会容忍斯塔克工业落入别人的手里。

时间过去太久,很多事情叶菡都忘记了,但那个场景她却一直记得——深夜的斯塔克大楼,只有顶层的总裁办公室亮着灯,她慢吞吞地整理着霍华德遗留的文件,然后托尼推门而入。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只剩下我们俩了,”没有任何寒暄和铺垫,托尼开口直奔主题:“你喜欢麻省理工还是帝国州立大学?选一个吧。”

麻省理工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帝国州立大学就在纽约,托尼表面上让叶菡选学校,实际则是问她的态度,如果她只想过平静普通的生活,为了安全起见托尼会把她远远地送走,但要是叶菡想帮忙,那就两个人一起留下面对现实。

叶菡没有立即回答,她用胶带把所有的纸箱封口,然后一个一个地搬到推车上垒起来,这期间托尼一直安静地戳在门口,他既不开口催促,也不主动上前帮忙,就眼睁睁地看着叶菡收拾完毕,关掉灯,费力地推着车走了出来。

路过托尼身边的时候,叶菡语气平静地说了一句:“我喜欢离家近的学校。”

有时候,从孩子长成大人,只需要短短的一瞬间。

做出决定之后,叶菡和托尼分头行动,叶菡找到了佩姬·卡特,借用她的影响力给一些人施加压力,托尼则与霍华德去世前走得最近的一位话语权很重高层达成了协议。

那位高层名叫奥巴代亚·斯坦尼,在阿富汗事件之前,他一直是斯塔克工业的实际掌权人。

最后事实证明,还是叶菡眼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