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013

美人有疾 松毛汤包 1826 字 10个月前

林默可以确定的是惠皇后必定牵连其中,而养育了莫君轻多年的莫家恐怕也很难置身事外。他们之间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否则莫景辰为何会说这桩婚事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他究竟察觉到了什么。

她甚至有一种奇妙的预感,自己很快就要跟传闻中那位心狠手辣的燕王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了。

燕王是个干净人,一年到头忙着在外征战天下。别说娶妻生子了,他就连逛窑子的时间都没有。

从前内忧外患时明宣帝这个当爹的也没那闲工夫对自己儿子的婚事上心,如今四海升平了他老人家才想起要操心这事来。可那时燕王嗜血好战的名声早已在外,京中但凡有几分权势的人家都不愿将自己的千金嫁给这位英明神武的燕王殿下。

可若随便寻了一户官职太低的人家,届时配不上燕王的身份不说还落得他苛待长子的说法,为此明宣帝没少发愁。此时再经由蕙质兰心的惠皇后一提点,明宣帝千挑万选之后便替他定下了镇远将军府的二小姐莫君轻,如此也不算辱没了他。

只是在旁人看来,明宣帝惯爱的就是坑自己这个长子。内外交困时他拎着年纪尚轻的魏翎强国兴邦换来了今日的太平盛世,临老了还是不忘坑儿子。不然他吃饱了撑的给自己找个貌若天仙的病秧子当儿媳妇,这能是一般人干得出来的事吗。

那必须不能。

自古以来圣意难揣,君心难测,又正值太子之位空悬已久。朝中歌舞升平惯了,文武百官闲来无事对圣意难免会诸多揣摩。平日里就连明宣帝打个哈欠都会被他们当成阅读理解一样拿去做深刻解读,更何况如今是在给燕王赐婚这件大事上。

只是莫家这位二小姐的情况实在有点特殊。若说皇帝欲立燕王为太子,倒也不至于给他找个福薄之人为妻。可若说皇帝薄待了燕王,那莫家却又是家世显赫的忠良之后,他们家在军中的地位不是仅凭那些翰林儒生的三言两语能与之匹敌的。

群臣一番思忖下来只觉皇上他老人家的圣意就如同镜花水月,是愈发令人琢磨不透了。

就连伴君多年的文武百官都想不通的问题,又更何况是初来乍到的林默呢。

而坐在花轿里百无聊赖的林默除了被颠得无比难受外,是连一丝出嫁的喜悦都没有。她从昨晚开始就被限制了吃东西,今儿一早起来更是连水都不让多喝一口就被那群婢女折腾到了赶鸭子上轿。林默在轿子里咬牙切齿,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现在她只觉得一肚子的酸水被掀了个翻江倒海,那酸爽岂是一个销魂了得。

林默不知从将军府到燕王府的路有多长,却让她产生了一种慢如龟爬的错觉,仿佛吉时不急。

上回借口出门是为了认路,这次也并不见得是她老实了。而是没有那个必要了,因为从今往后她也只不过是孑然一身。

既无来路,又何须记得归路。

迎亲的队伍声势浩大,随行的护军在前头开路,隔出了一条通往燕王府的道。仪仗外观礼者无数,纷纷朝那顶八抬彩轿内投去各式各样的眼光。却不知轿中人坐在那四方的狭小空间里,每近一步都百感交集。

林默坐在轿子里想了很多事,一时思绪飘远了竟连彩轿停下来也未能及时察觉。

吉时将至,喜乐未停。众人在八面威风的燕王府外静候吉时,等着将轿上这位燕王妃抬入府。

随行的女官终于赶在林默屁股坐麻前请她下了轿。林默低头看路,在女官的搀扶下踩着一张漆红的吉祥脚凳下来,这才生出了些许要嫁人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