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以为咱们应当如何做呢?”李善笑眯眯的套话。
“就是因为不知道,又觉得忧虑,子君才来问哥哥呀,咱们家就没有能避难的地方么?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虽然知道前一世楚子君楚耀和楚寻历经辛苦终是活了下来,可楚子义并没有啊。楚珺很清楚有了楚子义,宣平侯府才能存在下去,他们也才能有主心骨,不至于朝不保夕颠沛流离。
楚珺把事情说开,说到底还是为了提醒楚子义提高警惕,不至于到后来把命给丢了。
楚子义确实把楚珺的话听进去了,然而也只是告诉她侯府有避难的地方,让她不要担心,至于别的还是要看看再说。
从忠君爱国上说,楚子义还是希望圣上能有所作为,派人平定了这场灾民混乱的。
事实上,碰上猪一样的队友,再英明的圣上也独木难支。
听说皇帝派了胞弟安王带着赈灾物资前往流民最多得地方安抚灾民,却因种种原因跟灾民起了冲突,百姓怨声载道,安王一行遭到暴民袭击,安王被残存的侍卫护送着好容易逃回京城,却失了一条胳膊。
听说受灾百姓受暴民煽动自发组织起来抢了当地的官署衙门和粮仓,见朝廷许诺的粮食颗粒无存,已是群情激愤不可收拾,一直打到隔壁城镇去了。
暴民成了叛民,朝廷再任其发展,声望受损更是压制不住,圣上再派兵不是安抚而是平叛,战火几乎是一息之间便在大兴王朝燃烧起来。
楚耀没能到外院去住,连原本住在外院的楚寻也被楚子义打发住进了归云院。
楚珺早在提醒楚子义之前便把楚耀接到自己院子里,侯府的管事听了楚珺的吩咐一早储备了不少粮食,府中下人也被约束着如无必要不得外出,楚珺管不到哥哥的外院,之前训练的女侍卫早已在内院加强了巡逻防务。
等到楚子义腾出手来后院安排府中家眷,就见妹妹已经把内院防护的如同铁桶一般。
楚子义苦笑:“妹妹果真有娘当初的风采,只是侯府怕是不能久留了。你这段时间抓紧把家里该带走的东西收拾妥当,万一京城不稳,我随时派人送你们出去。”
圣上还是低估了百姓的力量,叛军在取得几次小规模的胜利之后迅速壮大,派去的平叛将军无法遏制其升势,陷入胶着。朝中老将多驻扎在外,碰上周边异族乘乱作恶,轻易不能回援,除了严防死守竟找不到破局之路。
“哥哥会跟我们一起走么?”楚珺心心念念要把楚子义一起带着跑路。
“哥哥身为大兴臣子,怎可临阵脱逃,若大兴官员全都只顾逃命,家中妻儿城中百姓又怎么办?妹妹身为楚家女,可不能给哥哥拖后腿。”
自知挽回不了楚子义,楚君只能为以后做打算。大兴都城在不远的将来城破,失去理智的叛军烧杀抢掠,侯府的铺子那会早就被烧光抢空,楚珺一合计,该关门的关门,该遣散的遣散,伙计帮工多给了银钱让他们自谋出路,库房财务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的也事先找了妥当之地隐藏,只等将来再找回。
如此又过去大半个月,楚子义当值的某天半夜,突然遣了侍卫回府通知楚珺,马上收拾细软,由侯府的亲卫带着离开京城往皇家行宫的方向转移。
仿佛迟迟不落地的靴子终于尘埃落定,锦绣院里众人有条不紊的很快收拾妥当,一如这段时间以来的训练有素。楚珺把睡的迷迷糊糊的楚耀喊醒,穿好衣服裹上披风,交给刚接到消息便被她喊来后院的郭放,“一会不管出什么乱子,都要寸步不离的跟着小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