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未来的走向,再放眼侯府如今锦绣花团的日子,楚珺立刻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
新婚之后,楚侯爷一改之前的居住方式,带着楚寻住到了外院,把后院的归云院留给了新夫人,只偶尔有事才会在归云院逗留。
楚子义在五城兵马司任职,本就事务繁忙,从前官署里忙起来的时候成日不归家都有,在外人看来,他如今的作为并无不妥。只有知道了实情的楚珺,才明白楚侯爷的良苦用心。
对后院的新夫人,她本就没有楚子君感同身受的敌视,平日里关起院门各过各的,小楚耀休学假的时候楚珺便带着他去给新夫人请安,隔几天往归云院送一条丫鬟绣的手绢或者香囊之类的,通常也是有来有往,两厢和平。
楚子义也没真的奢望亲妹妹能同新夫人亲密无间,在他看来妹妹最喜欢的还是前头的嫂子,能跟新嫂子平心静气,合睦守礼的相处,让他免去许多麻烦,已是顶顶好。
妹妹学乖了,楚侯爷自然散去之前的严肃冰冷,重回二十四孝好哥哥的状态。事实上,也是因着这回的事关重大,内里详情连亲妹妹都不可说,楚子义才会采取粗暴强硬的态度同妹妹硬拧了一回,放在从前,哪回不是对妹妹言听计从的。
楚珺在侯府混了半个月,终于能够放心大胆的开始行动。
先是趁楚子义休沐在家的时候,让人喊了他来,求到在侯府的演武场习武射箭的机会。
楚子义一开始并不同意:“还有一年就是及笄的大姑娘了,演武场里大都是男子,于你名声总是不好,若是平日里无聊,学学管家总比舞刀弄枪的好。”
“演武场里不还有萍姑姑她们么,也不全是男子,我去了演武场只跟萍姑姑她们在一起就是了。这两年你总是不让我活动,我的拳脚功夫都生疏了!”
宣平侯府本就是武将出身,府中老侯爷带兵战死沙场之后,老侯爷夫人不愿独子再涉险,这才交了兵权,长居京城。不仅是老侯爷,连老侯爷夫人当年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楚珺口中的萍姑姑等人便是老侯爷夫人亲手带出的一队贴身护卫。
家中虽没有让子女再从军的打算,楚子义和楚子君却是从童子功练起来的,只不过后来小妹妹长大成人,楚子义觉得幼妹练武辛苦,便渐渐引着楚子君多注意女儿家的东西,怠懒于习武。
楚珺大言不惭的说拳脚生疏,惹得楚子义哈哈大笑:“就你那三脚猫功夫,生疏不生疏都没区别,若是真想把功夫捡起来,以后让萍姑姑带人跟在你身边就是,只是也不要累着,回头练的膀大腰圆可别哭鼻子。”
那她哪里还有机会接触到楚寻,就是因为听说哥哥让楚寻在演武场练习骑射,她才要摸过去的。
“我是想着耀儿年纪也不小了,”楚珺不得已只能把小侄子拉出来扛包,“哥哥象他现在的年纪,早就跟在父亲身边习武。耀儿以后难道要做个文弱书生?总要把功夫练起来,不指望他将来考个武状元,也能强身健体不是。”
楚珺好说歹说,终于磨得楚子义同意。
第二天,楚耀休学假,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姑姑拎去了演武场。
侯府没有兵权,楚子义更不能私下养兵,演武场内的兵卒说到底只是侯府侍卫。只不过有一些是老侯爷在世时便跟在身侧的,比之大宅院里练出来的护卫更有上阵杀敌的经验。
到底男女体力不同,演武场上也是男女侍卫泾渭分明。萍姑姑算是老侯爷夫人身边的老人了,侯府的一队女侍卫全部归她管。四十余岁的年纪,身姿挺拔,精神奕奕,站在侯府两个小主子身边不卑不亢,对他们的到来显得十分高兴。
“侯爷吩咐了,小少爷那里由郭放跟着,郭放为人心细,能照顾好少爷。姑娘便在老身跟前,对哪些东西感兴趣直接跟老身说。”
楚耀被郭放领去扎马步。楚珺想起上一世萍姑姑也是跟着楚子君,还听命行事的做了一些对楚寻特别不利的事,这一世无论如何不能让两边再起龌龊,便拐弯抹角的向她打听楚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