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头问苏嘉:“苏嘉平时喜欢什么运动?”
苏嘉这时候肠子都悔青了。睡觉?这是她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答案。她咽了咽口水,回答说:“羽毛球。”
这个回答令其他三人集体沉默了。
最后沈南宇圆场说:“看来大家平时都挺喜欢运动。赛前有时间我们可以来一次拉练。”
宁菁和余林出去后,沈南宇看苏嘉一副士气低落的样子,问道:“你知道为什么比赛成绩以团队最后一名时间为准吗?”
“为了考验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是一方面。听说过木桶原理吧?”
“好像听过。”苏嘉有点迷茫。
“木桶原理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原理适用于团队,实力最弱的成员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水平;同样也适用于个体,一个人的缺点可能严重制约他的成就。”
苏嘉越听越汗颜,自己什么时候不知不觉成了“短板”?
沈南宇本想鼓励苏嘉,刚才一番话似乎却令她压力更大,解释说:“我的意思是,即使你不擅长运动,通过这次比赛锻炼下这方面的能力也不错。别担心,尽力而为就行。实在坚持不了,到时候可以坐收容车下山。”
“如果进前三十名,我请你吃饭。”见苏嘉仍是愁眉不展,沈南宇加了一句。
以往每届参赛队伍有好几十支,进前三十,太看得起她了吧?自己能坚持走完全程就不错了。苏嘉扯出个笑容:“谢谢沈总。”
苏嘉突然想到什么,问说:“要是没进前三十,我要请您吃饭吗?”
沈南宇一愣,随即笑道:“如果你想请,我不介意。”
苏嘉顶着“短板”的标签郁闷地回到位置上,早知道这样,应该无视沈南宇的话,只当拉拉队就好了,现在真是骑虎难下。
中午苏嘉忙到一点多,去便利店买个快餐解决午餐。往回走时,正好宁菁和余林从商场的另一条通道走出,就在苏嘉前面两米远。
两人没看见苏嘉,苏嘉刚想打声招呼,突然听到宁菁提到自己的名字:“如果苏嘉不能走完全程,我们组连有效成绩都没有。实力不行就不要报名,拖别人后腿。真不知她这么积极想表现给谁看!”
余林附和了两句,宁菁还不解气:“要是把苏嘉换成马叔就好了,说不定我们组能进前五。”
苏嘉脚步慢下来,两人渐渐走远。她只觉得委屈,她并不是故意表现。宁菁语气中的轻蔑激发苏嘉的小宇宙,有了困难就上,不就是个徒步比赛吗?她怎么样都要坚持走完。
回到办公室,苏嘉开始制定训练计划,现在距离比赛还有三周,苏嘉决定通过跑步锻炼体能,每周不少于5天,第一天先跑1500米,逐日递增200米,周末找时间去爬神山感受下比赛强度。
好久没跑步,第一天的1500米,苏嘉跑得气喘吁吁,小腿肚子抽疼,休息几次才跑完。
跑步倒是坚持下来,可惜第一个周末被安排去出差,盼到第二个周末,下起大雨,爬山预热泡汤了。
作者有话要说:看文的仙女们冒个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