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三娘

我养太子这些年 迟眸 1686 字 10个月前

第二十三章

一旁的绣娘见傅蕴将整个针线筐都翻检了一遍,疑惑道:“怎么了,是少了什么东西吗?”

“没什么。”傅蕴不动声色地将纱罩笼了回去,站起身来,“我原以为把顶针落这里了,所以来找找,结果并没找着,大概是落在家中哪个地方了吧。”

说着,她就离开了后院。

对于旁人擅动她的东西甚至还拿走针线之事,傅蕴并不是不在意,只是这件事情与方才徐桂之事不同,却并不能当场发作。

徐桂背后议论她是她们之间的事情,她可以当众质问徐桂不给徐桂留面子,可是这丝线短缺之事却是锦绣坊的事情,她并不能绕过红姑自己发作。尤其是先前珠儿也曾提过,红姑是知晓绣娘们那些小动作并且默许了的,她如果现在一时冲动将此事直接抖落出来,红姑若是有旁的想法的话就不好收场了。

傅蕴原想着办完事情就直接回家去的,结果横生枝节,她也只能在锦绣坊中再多留会儿,等到红姑回来之后将这件事情告知她,而后再离开。她并不想在后院中跟徐桂等人耗着,以至于谁都不自在,所以就来了大堂与丫鬟们闲聊。

此时的客人并不多,丫鬟们也清闲得很,凑在一处开始聊一些趣事。

虽然后院那些个绣娘与傅蕴合不来,但小丫鬟们却很喜欢傅蕴,毕竟傅蕴性格温和待人也好,时不时还会带些零嘴来给她们分。所以她们闲聊时也不避着傅蕴,甚至还兴致勃勃地给傅蕴讲些主人家的事情。

锦绣坊隶属蒋家,蒋家是金陵一带极有名的富豪,家中产业涉及各行各业,传闻蒋家金银玉石堆积成山,就连下人穿的都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比寻常的富家小姐都好上许多。唯一的缺憾是,蒋家的子弟大概对诗书一道并不擅长,这些年请了多少名师,也没教出个能给家中挣些地位的高官。

士农工商,商人素来排在最末,故而蒋家总是有些底气不足。

“我听人说三公子是个念书的料子,早些年书也念得好好的,蒋家都对他寄予厚望,结果这两年就跟改了性情一样,科举也不考了,把夫人气得病了许久。”

“自打老爷身体垮了之后,家中的事情都堆到了大公子身上。这大公子平日里浪荡得很,妻妾成群,本来不少人都等着看蒋家的笑话了,却没想到大公子竟然硬生生地扛了过来,还把生意做得更红火了。”

“大夫人近来的身体也不大好,到各地去寻访名医,什么千年人参、雪莲不知用了多少,也不见好。这也多亏是在蒋家,若是旁人家,哪受得住这样用药啊……”

傅蕴趴在柜台旁,听她们讲着蒋家的事情,没多大会儿的功夫,就被蒋家偌大一个家族的关系绕的头晕,不由得佩服这些姑娘们,也不知她们是怎么把蒋家的关系理得这样清,还说得头头是道的。

傅蕴原本是想等红姑回来的,却没想到红姑还没等到,倒是遇上了李三娘。

李三娘是来锦绣坊挑选衣裳的,聚在一起丫鬟们立即散开来,候着她的问询。李三娘先是大略地扫了一圈,目光落到傅蕴身上之后一愣,笑道:“阿蕴?你怎么在这儿?”

“我在锦绣坊这边接了点活,正等着红姑回来呢。”傅蕴站直了身子,也笑道。